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我们党作为一个有8800多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的党,作为一个在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
邓小平说:“一个人数少但有战斗力的党比一个人数多而缺乏战斗力的党要强得多。”党组织和党员是党的“肌体”和“细胞”,党的建设不在于人数规模的多少,而在于个体质量的高低。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从严治党,不断优化队伍结构,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真正从每个“肌体细胞”抓起,通过提高党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使党员管理和党的建设实现了“新常态”。
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方能汇集凝聚力,产生战斗力。对一个拥有88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来说,没有凝聚力就是一盘散沙,就不能产生战斗力。增强党的凝聚力,不仅要靠思想教育,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形成感召力;还要靠制度管人,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形成约束力。从每个“肌体细胞”开始,把党组织堡垒建强、筑牢,实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党拥有凝聚力,发挥战斗力。
为政之要,重在用人;事业发展,关键在人。党员是构成党组织“肌体”的“细胞”,发展好、管理好党员,是确保“肌体”健康运行的基础性工作。不仅要以严明标准、严格程序、严肃纪律,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发展党员,确保队伍纯洁性;还要通过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增强其责任意识、政治意识和为人民服务意识,确保队伍先进性;同时还必须及时清除不合格党员,使党员队伍能够“换血”,形成“新陈代谢”的良性循环,不断精炼党组织,确保队伍生命活力。
作风建设、能力建设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提高党性修养,补足精神之“钙”,才能让党员拥有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也才能打造凝聚力强、战斗力强的党组织。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自身建设的任务十分紧迫,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要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严格约束自己,强化为民意识,保持实干精神,始终牢记共产党员身份,把锤炼作风、涵养党性、提高能力作为修身做人的“指向标”,严以律己的“紧箍咒”,干事创业的“助推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