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家。上海人。原姓郁,名锺正,于光远是入党后起的名字。1915年7月出生。1935年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7年初抗日战争前,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起从事陕甘宁边区经济的研究工作,后在延安大学财经系任教。1948~1975年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1955年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学部委员。1964年任国家科学委员会副主任。1975年以后任国家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所长、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副主任等职。
于光远长期从事经济研究工作,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致力于哲学、社会科学多学科的研究和推进其发展的组织活动,并积极参加多方面的社会活动,担任过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研究会、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中国技术经济学研究会、中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会、中国太平洋学会等团体的理事长或会长。
于光远兴趣非常广泛,关心社会生活中许许多多问题。脑勤、手勤、腿也勤,虽现年事虽高,但仍“坐轮椅,走天下”。近又要求自己要现代化,尝试与因特网打打交道。于光远曾经破格录取一位英语分数不够的学生为自己的硕士。传为佳话。
于光远发表的学术著作与政论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
《政治经济学》(1952)
《论半社会主义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产品分配》(1955)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探索》(1958)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上、下册,1977—1978)
《谈谈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问题》(1978)
《论社会主义生产中的经济效果》(1978)
《试论社会主义生产中的C、V、m》(1979)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1982)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丛书》(1982)
《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1985)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探索》(1—5卷,1980—1991)
《哲学论文演讲和笔记》
《一个哲学学派正在中国兴起》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探索·1—7卷》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论杂记》
《我亲历的那次历史转折》
《文明的亚洲和亚洲的文明》
《评所谓人体特异功能》
《同伪科学至少还要斗一百年》
《我的教育思想》等
1993年起,开始出版随笔散文,有
《古稀手记》
《碎思录》
《文革中的我》
《朋友和朋友们的书》
《窗外的石榴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