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昨天抵北京,中俄总理第十六次定期会晤举行。由于普京已经宣布参选下届俄罗斯总统,这次他的来访尤其引世人关注。普京是俄罗斯“欧亚国家”新定位的制定者,因为他明年重回克里姆林宫,并继续主政俄罗斯12年的可能性很大,中俄两国在这期间相互战略借重,形成更紧密伙伴关系的概率同样很高。
然而必须看到,中俄是两个大国,有各自的战略抱负,又都处于黄金发展期,两国未来的战略大环境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改变有可能影响两国互视的心态,干扰两国关系的平稳性。
近代以来,俄罗斯的实力一直强中国一大截,那种局面已被打破。目前中俄都在“复兴”,但复兴的战略远景有差异,中国有可能成为世人眼里的“超级大国”,但这种可能性离俄罗斯要远得多。今天的俄罗斯逐渐适应了中俄的力量“平等”,但如果中国的国力大幅度超过俄罗斯,这对俄的社会心理会产生什么影响,并非今天能够确定的。
俄罗斯的战略环境一直是西强东弱,俄罗斯文化对亚洲的歧视很重,现在俄罗斯逐渐进入东西方都很强大的新时代,这会对整个俄罗斯文化和俄的对外心理产生深远影响。
俄罗斯平时显得有些松懈,对国家目标三心二意,但一旦受到刺激,又有很强的反弹力。除了苏联时期,它在多数时候不是世界政治的主角,但它有时会被卷入到主角的位置,产生惊天动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