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寿荣院士(1928.2.17-)[1]。钢铁冶金专家。1949年毕业于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冶金工程系获工学士学位。1949年9月参加鞍山钢铁公司的恢复生产工作,历任炼铁厂生产科长,工程师,中央试验室研究室主任,炼铁厂副总工程师,公司副总工程师,副经理,总工程师。长期从事钢铁冶金生产、建设及高炉设计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参加鞍钢恢复生产,推行高炉炉顶调剂法和低锰炼钢铁的冶炼使鞍钢全国领先;参加武钢一期工程建设,使国内第一座1000m3以上大高炉顺利投产;研制成功用1513m3设备建2516m3四高炉并提出炼铁系统技术进步总规划;一米七轧机投产后,组织新技术消化和前工序老厂技改(包括四同步大修改造),完成转炉复吹、全连铸等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8年荣获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一米七轧机系统新技术开发与创新”获1990年国家技术进步奖特等奖。80年代起研究高炉长寿技术,1991年建成集当代炼铁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武钢3200立方米高炉,该炉已连续生产14年,已是我国最长寿的高炉,估计一代寿命可超过15年。长寿技术已在武钢其他高炉进一步发展。新建3200m3高炉的长期目标是20年。近年进行高炉专家系统研究。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当选为墨西哥工程院外籍院士。现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