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管理服务委员会主办 纠错热线投稿热线
您是第 8388607 位访问者    投诉
您现在的位置:专家学者网 >> 世界100位首富人物发迹史 >> 章节阅读

传奇富豪英雄:艾柯卡

 

      他扶摇直上,却又顷刻落谷;他东山再起,辉煌重铸。
  
      世上没有哪位企业家像艾柯卡那样命运多舛,大起大落,几经沉浮。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推销员扶摇直上,登上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总经理的宝座,而后又从权力之巅被推落谷底;他雄心不泯,从灰烬中奋起,当上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总裁,把这家濒临倒闭的公司从危境中拯救过来,奇迹般地东山再起,使之成为全美第三大汽车公司。他那锲而不舍、转败为胜的奋斗精神使人们为之倾倒。
      一时间,他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记述他传奇经历的自传,以空前的速度风靡美国,风靡全世界。一股“艾柯卡狂热”席卷着全球。艾柯卡成了全世界闻名的超级企业家,他的传奇故事也被千千万万人所熟知。

汽车结缘

      李•艾柯卡是一个意大利移民的儿子,1924年10月15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埃伦敦。艾柯卡的父亲尼古拉12岁搭乘移民船来到新大陆,白手起家,先后经营过餐厅、电影院、出租车队和房地产等行业,逐渐成为较富有的人。父亲在大萧条的艰苦岁月中,始终持乐观态度和坚定信念,这给艾柯卡留下深刻的印象。每当艾柯卡遇到困难时,父亲总是深情地鼓励他:“太阳总是要出来的。要勇往直前,不要半途而废。”多年以后,艾柯卡在事业上遭受挫折时,他就以父亲的教诲激励自己,坚韧不拔地迎接挑战,从逆境中奋起,重振雄风。
      父亲酷爱汽车,他拥有一辆最早期的福特T型车,艾柯卡成为镇上第一个会开福特车的小伙子,并从此和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
     艾柯卡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不仅学业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而且兴趣广泛,对音乐、舞蹈、文学、体育都有狂热的爱好。1945年,他修完工程学和商业学以及心理学,从利哈伊大学毕业。在20家可供选择的公司中,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福特汽车公司。然后他又花了一年时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文科硕士学位。1946年8月,21岁的艾柯卡来到底特律,在福特公司当了一名见习工程师,从而开始了他在汽车业中的传奇生涯。

推销员——企业之本

      推销员工作充满了酸甜苦辣。艾柯卡虚心好学,竭尽全力去干,很快学会了推销的本领,不久,他被提拔为宾夕法尼亚州威尔克斯巴勒的地区经理。销售,是汽车业的关键。艾柯卡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想在汽车这一行获得成功,必须和销售商站在同一立场上。在以后的风风雨雨中,他始终牢记这一点,因此深得销售商的拥护。 
      1956年,艾柯卡被提为费城地区销售副经理。福特公司这场安全装置的宣传攻势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福特汽车在各地销售反而变得疲软。艾柯卡所在的费城地区更糟,落在最后一名,艾柯卡面临被炒鱿鱼的危险。
      艾柯卡急中生智,挖空心思想出一个名为“花56元钱买一辆56型福特汽车”的推销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凡购买56型福特汽车的顾客,买时只需先付售价的20%,其余部分每月缴付56美元,3年付清。“花56元买56型新车”这个诱人的广告,使福特汽车在费城地区的销量像火箭般直线上升,仅仅3个月,就从原来的最末一名,一跃而居全国第一位。福特公司把这种分期付款的推销方法在全国各地推广后,公司的年销量猛增了7.5万辆。艾柯卡也因此名声大振。不久,公司晋升他为华盛顿特区经理。

总 裁——企业经营的最高峰

      几个月后,年仅32岁的艾柯卡又调到福特公司总部,担任卡车和小汽车两个销售部的经理。在人称“神童”的福特汽车公司副总裁、后来任国防部长的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手下工作。在总部,他开始崭露非凡的管理才能,深得上司的赏识。4年后,即1960年11月10日,麦克纳马拉升任总裁,艾柯卡则接替了副总裁和福特分部的总经理职务,时年36岁。这比艾柯卡在大学时发誓“要在35岁担任福特公司副总裁”的时间,仅仅晚了一年。艾柯卡发迹速度之快在世界上实属罕见。 
      当上副总裁后,艾柯卡的才华得以全面发挥。他首先建立了季度检查制度,提高了经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接着,他又组织手下聪明而有创造性的年轻人每星期聚会一次,分析、预测消费者心理和市场。
      艾柯卡敏锐地意识到,进入60年代后,美国出现了一股年轻化的社会变革浪潮。市场调查也证实,今后10年内汽车购买力的增长,至少一半是年轻人。因此,他极力主张,设计新型车时必须把青年的要求和愿望放在第一位。他亲自组织了新车设计班子,夜以继日地加紧研制。
      1962年底,新车最后定型了。它的一切都是为年轻人着想的:白色车身,红色车轮,长长的引擎盖,短短的货仓,后保险杠构成一个小小的后尾,既漂亮又神气,酷似美国的赛车迷们崇尚的欧洲赛车。而且它可以一车多用,不单是跑车,星期五晚上可以挂上一个车厢去乡村俱乐部度假,星期天又可驱动它去教堂作礼拜。它的价格相当便宜,仅需2368美元,它的座位又可容纳一个4口之家,非常符合青年夫妇家庭的口味。艾柯卡对新车的命名更是煞费苦心,从命名专家提供的数千个车名中选择出“野马”这个令年轻人遐想的名字。在广阔原野上驰骋奔腾的野马,不正是美国青年人追求的自由奔放的形象吗?
      1964年4月,适逢纽约世界博览会开幕,“野马”正式上市了。其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原先最乐观的估计。第一年销售额竟高达41.9万辆,创下了全美汽车制造业的最高纪录。头2年“野马”型新车为公司创纯利11亿美元。
      成功,使艾柯卡身上的担子更重。公司老板亨利•福特又把比较薄弱的林肯——墨丘利分部的计划、生产与经营交给了他。3年后,在他的领导下,一直不赚钱的林肯分部先后推出“侯爵”、“美洲豹”和“马克3型”高级轿车,形势大为改观。特别是“马克3型”给公司再一次带来巨额赢利。在最好的年景,光是林肯分部就创利10亿美元,这是艾柯卡生平又一次大成功。
      1970年12月10日,艾柯卡趁“野马”和“马克”汽车大获成功之势,终于如愿以偿地登上福特汽车公司总裁的宝座,成了这家美国第二大汽车企业中地位仅次于福特老板的第二号人物。  
      由于艾柯卡功勋卓著,福特不便明目张胆地赶他走,便暗地玩弄权术,羞辱艾柯卡,迫使他自动离职。
      1978年7月13日下午,亨利•福特把艾柯卡叫到他的办公室,通知他已被免去福特公司总裁的职务,从今以后不要再去总裁办公室办公了。艾柯卡早已有心理准备,但此刻依然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慷慨陈词地列举自己担任公司总裁8年来所做出的各项成就,然后提高嗓门对福特说:“你看着我!你的决定坏透了。过去2年我为公司赚了35亿多利润,而你以后也许再也见不到18亿的年利润了,因为你只会花钱而不懂得赚钱!”亨利•福特自知理亏,无言以对,始终不敢正视他一眼。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对艾柯卡来说无异于从珠穆朗玛峰坠入万丈深渊,几乎置他于死地。
      艾柯卡被解雇的消息在舆论界和企业界引起了轰动。许多大公司久仰艾柯卡的大名与才干,纷纷找上门来,争相聘请他,其中包括财大气粗的国际造纸公司、洛克希德飞机公司、无线电收发装置公司等,聘用条件相当优厚。有些大学还邀请他去出任学院院长。但他都一一婉言谢绝,因为对他来说,一生中唯一感兴趣的是汽车工业。
      厄运也会给人带来机会。正当艾柯卡赋闲在家时,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的克莱斯勒公司由于经营不善正濒临倒闭,希望有位能人来挽救这一残局。这对艾柯卡而言,无疑是他人生道路上的重大转机。经朋友介绍,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董事长约翰•李嘉图会见了艾柯卡,并表示如果他愿意重新出山,欢迎他到克莱斯勒公司继承他的职位。
      艾柯卡入主克莱斯勒公司任总裁。不到一年他又接替了李嘉图的职位,登上了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董事长的宝座。
     针对公司的种种弊病,艾柯卡断然采取行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采取的第一项措施,就是整顿队伍。他关闭了克莱斯勒公司20个工厂,3年中裁员7.4万人,35个副总裁先后辞退33个,高层部门的28名经理撤掉了24名。留用员工减薪12亿美元,其中最高管理层的各级人员减薪10%,而他自己的年薪则率先减至象征性的1美元。与此同时,他从福特公司管理人员中挖来一些干将,又发掘和提拔了一批优秀人才,从而建立了一个拥有一流管理能手和理财专家的指挥班子。 
      艾柯卡另一重大措施是,集中公司的人力物力财力,尽快拿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在他的多方奔走要求下,美国国会批准政府给予克莱斯勒汽车公司15亿美元的贷款保证。艾柯卡就用这笔巨款发展新型轿车。他根据80年代国际石油价格开始下降,国内汽油供应日趋缓和的新形势,预测市场上可容纳全家人的较大型汽车将走俏,便果断地拍板将公司原有的“纽约人”牌中型车加大产量。同时他又开发出早已绝迹的敞篷汽车和高速省油的K型车。1982年,“道奇400”新型敞篷车先声夺人,畅销市场,多年来第一次使克莱斯勒公司走在其它公司前面。K型车面市,也一下子占领小型车市场的20%以上。
      1982年底,艾柯卡终于使克莱斯勒公司奇迹般地走出谷底,第一次出现赢利。1983年,公司出现了历史上最高的利润:9.25亿美元。经过短短的3年,公司就提前7年还清了全部贷款。1984年,公司更取得了23.8亿美元的纯利润,形成90.6亿美元的资产。克莱斯勒终于从灰烬中站立起来。
      1985年,克莱斯勒公司在世界汽车制造公司的排名榜中跃居第5位。1986年,克莱斯勒公司的股票涨到每股47美元,6年来其股息增长860%,雄踞500家大公司的榜首。艾柯卡成了美国的英雄人物。他的照片频繁地出现在报刊杂志上,他的演讲受到热烈欢迎,他的自传成了世界畅销书。因为他大起大落的成功经历,给衰落的美国企业带来了复兴的希望。
      美国盖洛普民意测验的结果显示,艾柯卡成了美国人最崇拜的人,其声望仅次于当时的总统里根和教皇保罗二世。他平均每天收到500封信,许多人都希望他竞选总统,对此,他说:“我没有这个愿望,也不想再去攀登一座山峰。”他仍然倾心于他的汽车事业,1987年初,他以巨资收购了另一家大汽车公司——美国汽车公司,并制定了新的奋斗目标:占领15%的轿车市场和25%的卡车市场。也许,他还在想着要报福特的一箭之仇呢!

  资格查询
  领导关怀
  • 习近平接见本会顾问庄炎林
  • 副会长张上塘一行拜访老领导
  • 名誉会长周铁农接见委员会领导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