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发展理念,深化矿井“1357N”安全精细化链式管理体系,以创建灾害治理示范矿井为抓手,着力提升大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培育“守规矩”安全文化,矿井安全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为对标新集公司助力中国中煤世界一流能源企业价值创造行动提供坚实保障。
近日,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关于命名2022-2023年度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煤矿的决定》中获悉,中煤新集二矿荣获“2022—2023年度煤炭工业特级安全高效煤矿”称号,标志着该矿在安全高效达标创建,推进煤炭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坚持严管严治,巩固良好安全形势
理论学习转化融合。指导安全生产管理实践,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矿井安全生产的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抓实安全整治活动。组织开展矿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矿山安全生产综合整治和安徽省重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督导工作等系列安全整治活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全面压实矿井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重大风险管控和矿井灾害治理工作,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以“智”赋能保安促稳。矿建成计算机内部办公网及控制网全覆盖,实施ERP工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调度综合查询系统、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瓦斯在线监控系统、矿压在线监控系统以及安全生产智慧管控及GIS一张图融合平台、智能化采煤及掘进系统等诸多信息化建设子系统和协作办公平台(CIP)系统,已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落实安全激励政策。通过开展无“三违”职工(家属)抽奖、无“三违”区队(班组)表彰等特色活动,充分调动职工参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能动性。
坚持优化布局,保障矿井稳产高产
优化工作面设计。增加220101工作面和220107工作面储量共计62万吨,保证矿井采掘接续稳定。结合生产及灾害治理现状,完成矿井中长期规划编制,保证采掘接续与矿井采掘能力、灾害治理能力匹配,促进矿井安全高效发展。加强矿井煤质管理。综采工作面做到精益采煤,掘进工作面实现煤矸分流,减少煤炭洗选量;利用地面返煤系统对高值、低值煤进行返煤配煤装车销售,提高矿井综合煤质和效益。抓好灾害治理“牛鼻子”。该矿为持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简化2401采区及中央采区通风系统,封闭巷道860m、节约矿井风量3500m3/min;完成高浓度瓦斯抽采泵站建设,抽采能力提高1600m3/min;完成灌浆站自动化升级改造,提升矿井灌浆能力。对标重点工程建设。通过加快矿井制氮机扩容改造工程,提升矿井制氮能力4500m3/min;完成1#、2#主要通风机安全运行、35kV变电所移相变压器安装调试和年度主井尾绳、主井罐道钢丝绳及副井上天轮更换工程,为矿井稳产高产夯实安全基础。
坚持技术创新,发挥保安提效作用
改革创新构建新模式。该矿2401采区地面区域瓦斯治理工程一期工程(1#井)点火成功,为瓦斯治理工程由井下转入地面提供了技术支撑,构建了2401区域瓦斯治理新模式,对新集公司瓦斯治理技术突破具有重大意义。对标技术管理提质效。完成《2401采区1煤组开采底板灰岩水地面超前区域探查治理工程效果评价报告》的编审及竣工验收工作,为1煤连续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保障。同时,对标公司“持续推动支护升级”工作要求,创新施工“锚索吊梁”代替单体进行超前支护,成功在210913工作面取消单体超前支护,减少了作业工序,降低劳动强度。加快智能化建设。完成一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和两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建设,共减少生产人员38人;在210913工作面、230101工作面撤出和安装过程中使用柴油齿轨机车,进一步提高安全系数和生产效率。坚持技术创新见成效。该矿自主设计“副井开车送点限时动车保护”“地面L型水平井射孔压裂超前治理瓦斯技术研究与应用实践”等20项创新项目获得公司优秀“五小”“双创”成果奖;“矿用磁力阻车器”等9项创新设计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3一通三防灾害治理新模式研究”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煤炭行业标杆案例”。
未来,中煤新集二矿坚持以煤为基,守好能源安全底线,因地制宜利用好矿井基础智能化功能应用,持续加强煤炭供需衔接和动态平衡,积极探索保供长效机制,有序释放煤炭产能,增强煤电供应链韧性和弹性,强化煤炭中长期合同刚性约束,加强履约诚信管理,保持安全稳产高产态势,为构建公司煤炭、煤电、新能源“三业协同”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助力赋能。(中煤新集二矿 赵军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