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日,因涉嫌发帖诽谤官员的甘肃青年王鹏,在关押9天后,终于在媒体的关注下,被宁夏吴忠警方释放。
和近几年层出不穷的诽谤官员案相比,“吴忠帖案”的结局似乎最为完满。吴忠官方不仅承认了这是一起错案,向王鹏道了歉,而且直接经办此案的责任人——吴忠市公安局利通分局局长何泽祥,党委副书记、政委汪洪东均被免职。
然而各方人士并不乐观。一位公安系统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说,对地方官员而言,抓一个批评官员的公民,成本小、收益大。一来抓人带来的恐惧,可以立刻减少地方上批评的声音;二来事情平息后,被免职的官员依旧可以得到重用甚至提拔。
南方周末记者在对近年来一系列因言获罪案件的最新调查,印证了这种现象,从重庆“彭水诗案”、山西“稷山文案”、山东“高唐文案”,到河南“灵宝帖案”,当事官员被处以短暂的党纪政纪处分后,纷纷继续升迁之路,而被他们追捕的当事人,至今仍生活在恐惧之中。
免职的官员升迁了
“等舆论焦点过去了,安排到其他部门当领导,因为你受委屈了。”
12月4日,山西运城电视台发出“干部任职公示”,运城市盐湖区委书记李润山将由县处级升为副厅局级。12月6日,盐湖区委办公室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了此事,并表示李润山很可能会担任更高的职位。
李润山是谁?他是2007年“稷山文案”中被“诽谤”官员。当时,稷山县人大法工委主任杨秦玉、县农机局局长薛志敬、县委研究室副主任南回荣举报县委书记李润山,结果被法院以诽谤罪,判处3人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三年。
沸沸扬扬的舆论批评没有撼动法院的判决,也似乎没有影响李润山的仕途。2010年,李润山被调至运城市盐湖区任区委书记,虽是平级调动,但稷山县和盐湖区在运城市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各地因言获罪的案件中,重庆“彭水诗案”影响最大。当事官员、彭水县委书记蓝庆华被短暂免职后东山再起,出任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
2006年“彭水诗案”中,彭水县教委人事科干部秦中飞写了一首讥刺本县公共事务的诗歌,嵌进了县委书记蓝庆华、县长周伟的名字。被媒体报道后,重庆市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秦中飞被释放。调查认定,这是一起政法部门不依法办案,党政领导非法干预司法的案件,最初司法机关介入,源于党政领导指示,对嫌疑人的处理,迎合党政领导意图。
当年年底,重庆市免去蓝庆华彭水县县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第二年年初,在重庆市人大会议上,人大代表孙健提出对“彭水诗案”进行行政问责,对滥用公权者追究责任。
谁知,与孙代表的意见相反,一个月后,蓝庆华被任命为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他的搭档、县长周伟,担任县委副书记。
时至今日,蓝庆华仍是该局第一副局长,正局长空缺。周伟职务未动。
2006年的“山东高唐文案”本来并不为人知晓。高唐县民政局地名办主任董伟、县人民医院主治医师王子峰、县一中教师扈东臣在百度“高唐吧”中,发帖讽刺县委书记孙兰雨,7天后就被“抓捕归案”。
2007年底,媒体曝光此事。结果,2008年2月2日高唐县一次县级干部会议上,聊城市有关领导忽然出现,宣布免去县委书记孙兰雨的职务。
不过,孙兰雨并非从此“赋闲在家”。不久后,他担任聊城市援川办副主任、援川前线指挥部总指挥后,多次在媒体上亮相。今年9月,聊城市人大21次会议,任命孙兰雨为聊城市发改委主任。
一位公安系统人士对本报记者说,大多诽谤案中受到处理的官员都遵循着一个逻辑:“等舆论焦点过去了,安排到其他部门当领导,因为你受委屈了。”
2009年“灵宝帖案”更是如此。在上海工作的王帅在网上举报家乡河南省灵宝县的非法征地行为,遭到家乡警方的跨省追捕。
王帅举报的灵宝市大王庄镇党委书记黄松涛、灵宝市土地管理局副局长李建强事发后被免职。不过没过多久,黄松涛就被任命为三门峡市盐业局局长。李建强则升任灵宝市国土资源局党组成员、副书记。
另外,被处以行政警告处分的灵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高永瑞,职务一直没有变动,而处以停职处分的公安局副局长焦占林、法制科科长黄立忠,也仍然在担任原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