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管理服务委员会主办 纠错热线投稿热线
您是第 8388607 位访问者    投诉
您现在的位置:专家学者网 >> 强国论坛 >> 正文阅读

菲律宾到底要干什么?

来源:人民网(论坛频道)  2012-05-03 15:00:12

 
 

       若菲方仍然一意孤行,中方采取措施实际控制黄岩岛和礼乐滩,或者其他有重要意义的南沙岛礁与海域。
  自从中菲在黄岩岛海域对峙以来,已经过去20天有余,目前仍不见有结束对峙的走势。就事件的性质来说,就是菲律宾军舰在黄岩岛海域企图抓扣中国渔民而引发的对峙事件。

  且不说中国拥有黄岩岛主权及周边海洋权益正当性、合法性确凿无疑,单就国与国之间发生争端或冲突而言,处理方式一般都应该是两国外交部门或有关方面接触协商,和平解决,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应该是先迅速平息事态,缓解争议,消除紧张状态,继而在谈判桌上协商如何处理争端或冲突。就中菲两国经济、军事规模而言,两者更不在同一个数量级。而且,中国方面除维护渔民利益及在黄岩岛海域正常巡航外,并未有进一步的动作,尽管如此,菲律宾仍然继续死磕中国,摆出一副街头撒泼无赖的形象。究其原因,除了媒体、学者已有的分析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推销其去年提出的所谓“和平、自由、友谊和合作区”方案或者试探其可行性,尽管该方案早就遭到中国拒绝。该方案将南海划出所谓的争议区和非争议区,争议区域的资源可以由不同的声索国共同开发,没有争议的区域是原本归属国家的专属保护区。在去年菲律宾召开的所谓学术研讨会以及东盟峰会等系列会议上,尽管菲律宾极力游说推销,但不成功。此次对峙期间,菲律宾动辄就声言黄岩岛、礼乐滩及其所在海域距离菲律宾多远,按其划分争议区和非争议区的标准,在其所谓的专属经济区内,属于“非争议区”。说到底,仍未脱离其兜售的“和平、自由、友谊和合作区”的窠臼。

  二是以对峙造成紧张冲突之势,营造强推“南海行为准则”气氛,使有关方面认为制订“南海行为准则”迫在眉睫或为之造舆论。菲律宾是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的急先锋,认为“有约束力”的“南海行为准则”是南海争端长远解决之道的基础。菲律宾的目的是希望以“南海行为准则”来“约束”中国维护岛礁主权和海洋权益,“约束”的方法包括第三方介入,报道说菲律宾外交部宣称确定正式邀请中国到国际海洋法法庭打官司就是菲律宾这种意图的体现。而保持紧张对峙的态势,也易于使南海争端有关方面以及企图介入的外部势力炒作强推“南海行为准则”,为第三方势力介入创造条件。

  三是利用对峙产生的紧张气氛在南海造成更多的既成事实。在20多天里,菲律宾不只是在黄岩岛海域向中国寻衅,在南海其他地方和领域更没闲着,爆出礼乐滩海域油气资源储量远超预期的新闻并决定进行油气招标活动,决定在争议岛礁上开设小学,还有报道称日本自卫队可以使用菲律宾巴拉望岛或吕宋岛的美军基地等,处处体现出巩固、扩大既得利益和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企图。

  四是借对峙紧张气氛破坏近一年来中国为南海问题和平发展的外交努力和成果。近一年来,中国为南海的和平、稳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包括中国与有关方面达成《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指针案文、中越《关于指导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海上问题基本原则协议》,还有中国领导人访问东南亚有关国家就发展中国东盟关系、妥善处理南海问题达成的协议和共识,对缓和南海局势,维护地区和平、稳定起到了重大作用。菲律宾一方面继续采取强硬姿态,一方面要求有关方面站队选边,以期达到破坏中国一年来就南海问题进行的外交努力的目的。

  因此,菲律宾在黄岩岛海域的死磕行为,不但是一种无赖之举,一种敲诈、赌博行为,更有为未来南海问题发展方向做铺垫、造舆论的意图。此次对峙事件,如果中国仍然保持谦谦君子作风,让菲律宾敲诈得逞,可能为南海问题带来难以弥补的后患。

  中国应作出递进式反应,首先是释放善意,争取和平解决对峙事件,事实上中国也是这样做的,目前,这一阶段已经结束。其次,中国应停止就对峙事件与菲律宾进行外交谈判,甚至召回驻菲大使,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菲律宾负责。要求菲方在对峙期间造成的既成事实全部还原,警告外国石油公司不得参与菲方在中国管辖海域的招标,正告菲律宾背后势力约束菲律宾的行为。有报道称菲律宾已暂停与中国就黄岩岛对峙事件展开新的外交对话,说明作出这一反应的时机已经到来。

  最后,若菲方仍然一意孤行,中方采取措施实际控制黄岩岛和礼乐滩,或者其他有重要意义的南沙岛礁与海域。

  资格查询
  领导关怀
  • 习近平接见本会顾问庄炎林
  • 副会长张上塘一行拜访老领导
  • 名誉会长周铁农接见委员会领导班子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