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管理服务委员会主办 纠错热线投稿热线
您是第 8388607 位访问者    投诉
您现在的位置:专家学者网 >> 强国论坛 >> 正文阅读

中国梦的历史脉络与中国道路的现实选择

作者:刘泾  来源:理论与探讨  2014-08-15 15:09:27

  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说中国梦想,不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失之空泛; 论中国道路,不展现民族复兴中国梦,就漫无目标。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天然的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梦界定内涵、高扬旗帜、开辟路径; 中国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彰显本质、塑造灵魂、聚合正能量。

 

  一、中国梦的执着追求与道路抉择

 

  近代中国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执着追求,大体可以分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与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重要历史阶段。实现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与人民幸福的必然追求和美好愿景。

 

  (一)中国近代民族振兴的追梦历程

 

  1.1840—1949 年: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中国梦

 

  近代中国自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百年战乱、四分五裂,国弱民穷、任人宰割。于是,一切志士仁人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开辟民族复兴的道路。

 

  在探索民族复兴之路,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奋斗历程中,农民造反的“天国梦”、洋务派的“自强梦”、维新派的“改良梦”、革命派的“共和梦”都不成功。只有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革命的面貌才为之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学习借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开始找到一条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正确道路。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在绝望中燃起了希望,在奋斗中找到了主心骨和领头人,在追求中走上了梦想成真的正确道路。

 

  2.1949—2049 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梦

 

  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追求民族复兴第二个百年梦想:在2049 年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建成中等发达的社会主义强国。

 

  首先,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从1949 年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这一巨大历史性社会变革中,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其次,探索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1956 年党的八大以后,毛泽东针对苏联模式的教训和波兰匈牙利事件,提出“以苏为戒”走中国式工业化道路,先后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讲话,初步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虽然,后来由于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和思想路线偏“左”,出现了“文化大革命”严重挫折,但是那段时期取得的巨大成绩是实实在在的。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这段历史时期还是“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习近平也指出: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正是前三十年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才使“前三十年积蓄的力量,在改革开放年代喷薄而出,使整个国家充满活力。”

 

  最后,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的伟大历史转折,邓小平在毛泽东初步探索的基础上继续前进,领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制定了分三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经过30 多年的团结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创造了举世公认的历史性巨大的成就,国家面貌正在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实践反复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

 

  资格查询
  领导关怀
  • 习近平接见本会顾问庄炎林
  • 副会长张上塘一行拜访老领导
  • 名誉会长周铁农接见委员会领导班子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