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上午,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联合12家单位共同主办的于光远学术思想研讨会在首都图书馆举行。于光远先生的夫人孟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吴明喻、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荣誉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我会党总支部委员会书记、常务副会长安卫华、副会长李成勋以及于光远先生的家人、学生、专家学者160多人参加会议。
于光远先生是中国当代经济学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革命家。他长期从事经济研究工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就致力于哲学、社会科学多学科的研究和推进其发展的组织活动,并积极参加多方面的社会活动。在1981年,于光远先生提出了“大国土”理论。当年,共和国处于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推动经济全面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在全国进行国土整治,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从经济角度研究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宣告成立,于光远为首任理事长。他不单提出了国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问题,而且还进行了大量关于国土经济学的科学实践活动,为我国国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7月5日是于光远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缅怀光远先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学习于光远先生持之一生、勤以治学的精神,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未来研究会、中国生产力学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国家发改委经济所、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经济科学出版社、经济研究参考杂志社、中国民生研究院、首都图书馆等单位共同举办了这次研讨会。
会议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研究员柳忠勤主持。
与会者首先观看了彰显于光远先生思想、工作和生活的专题片《老马嘶风》。《老马嘶风》是由山东卫视以纪录片的手段对各领域的大家人物进行的系列专访。专访多视角、多方位地彰显风范大家特有的爱国情怀,展露他们与众不同的大师风采,讲述他们非同寻常的性格品质。
随后,首都图书馆馆长倪晓建,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荣誉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孙小礼,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李惠国,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韩钢,中国未来研究会顾问、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高恒,中国生产力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胜昌,我会副会长、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荣誉副理事长李成勋,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兼经济科学出版社社长郭兆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刘世定,中国民生研究院经济所助理研究员王艳红以及于光远先生女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于小东先后发言。他们从不同角度回顾了于光远先生生前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不同学科领域的代表分别介绍了于老在国土经济、自然辩证法、技术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力经济、太平洋经济、教育思想、休闲思想、党史研究等学科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大家一致认为,于光远学术研究的最突出之处,在于他从不脱离社会实际,正如他所讲,要关注时代问题、社会重大问题。他“强调自己的工作不应该限于一般的、抽象的思辨,而是要去作特殊的、具体的研究,向着实践的方向前进,直到实践生活中显示出这种研究的重要意义”。再一个方面是,他几十年如一日,无时不思、无日不写,淡漠名利、乐观向上,这些优秀的品质,是所有学界同人的楷模。
会议结束后,与会人员还一同参观了设置在首都图书馆内的于光远先生工作室。室内摆放着于先生生前用过的桌椅、电脑、铅笔头等物件以及部分藏书等。
于光远学术思想研讨会会场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柳忠勤主持会议
于光远先生夫人孟苏(左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原副主任吴明瑜(右2)、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右1)在前排就坐
首都图书馆馆长倪晓建发言
孙治方经济科学基金会荣誉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发言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孙小礼发言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李惠国发言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韩钢发言
中国未来研究会顾问、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研究员高恒发言
中国生产力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胜昌发言
我会副会长、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荣誉副理事长李成勋发言
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兼经济科学出版社社长郭兆旭发言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刘世定发言
中国民生研究院经济所助理研究员王艳红发言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于小东发言
柳忠勤秘书长与于光远先生夫人孟苏女士(中)及女儿于小东
我会党总支部委员会书记、常务副会长安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