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28日发表评论说,美国会中期选举在即,共和党巧妙地将中下层白人群体对现实经济的不满,从贫富差距转向美国的另类社会异化——精英教育成果和资源的两极分化。共和党利用这样的社会文化,以及美国社会在精英教育领域的两极分化,鼓励和激起中下层白人的“仇精英”心理,给奥巴马和民主党领袖在造成了巨大压力。
文章摘编如下:
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在即,共和党借风起云涌的“茶叶党人”运动咄咄逼人,大有可能一举夺回众议院甚至参众两院的多数,两年前风卷残云上台的奥巴马总统和民主党国会领袖,面临十分尴尬的困难局面。
大多数论客都同意:奥巴马和民主党的政治滑坡,根本原因是美国经济持续不振,尤其是失业率居高不下,中下阶层根本没有感受到经济表面回升的任何好处,而对自身以及整个国家的前途悲观失望。
但是中下阶层的经济困境,是美国社会几十年来在经济收入上两极分化不断加剧的征象。据《经济学家》周刊,从1970到2008年,美国的基尼系数从0.39增加到0.47。从2000年起,美国家庭实际收入中位数持续下降。与此同时,有钱阶级的财富和收入却不断增加,最高一成的收入占了全民收入的几乎一半,最富1%人口拥有全美财富三分之一,等等。
如此尖锐的财富两极分化,照理说应该有利于主张“劫富济贫”的民主党。但是共和党和美国右翼的政治妙策,却是将中下层白人群体对现实的不满,从贫富差距转向美国的另类社会异化——精英教育成果和资源的两极分化。
这种策略的一个基础,是美国传统文化对贫富差距的容忍度远远超过欧洲,“仇富”心态则低于欧洲,但是美国文化对社会上升机会则非常敏感。共和党巧妙地利用这样的社会文化,以及美国社会在精英教育领域的两极分化,鼓励和激起中下层白人的“仇精英”心理,而在目前的中期选举中卷土重来。
美国精英教育的两极分化,与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精英教育界推行的“凭才取人(meritocracy)”原则直接有关。在这一原则下,美国精英教育从所谓“蓝血世家”特权,转向按照“才能”标准选拔的社会各阶层精英开放。美国精英教育的“产品”,也从以前白人权贵富家子弟为主,转到更广泛的各种族群代表。奥巴马总统是这一历史性演变的最好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