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管理服务委员会主办 纠错热线投稿热线
您是第 8388607 位访问者    投诉
您现在的位置:专家学者网 >> >> 正文阅读

蔡伦

2010-11-05 17:12:58

历史贡献

  公元105年,身为宦官头目中常侍并兼任尚方令的蔡伦,“闭门绝宾,暴体田野”,历尽千幸万苦终于琢磨出了一整套完善的造纸术,研制出了第一批用废麻和树皮做原料的植物纤维纸,从此天下莫不效仿。经过实践的检验,蔡伦发明的“蔡侯纸”作为一种全新的书写材料,很快被皇族显贵和普通老百姓所接受,雅俗共赏,获得了朝廷的首肯和民间的普遍认同。“蔡侯纸”以其轻薄、光滑、洁白、便宜易得、便于挥毫为特征,将流行于世千百年的竹简木牍和丝质书写品尘封,一场书写材料的大革命摧枯拉朽。蔡伦就是这场大革命的领军人物。这场革命首先从中国东汉开始,3世纪时波及到朝鲜,日本。8世纪时,到了阿拉伯,十字军东征后到欧洲,最后到了美洲。这场革命,就全球而言,虽然过程缓慢,但效果显著,它推动了全球文明的发展,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功不可没。引发这场世界大革命的就是中国的最杰出的人物蔡伦,引发这场世界大革命的核心事物就是极具个性特点的无他物可以替代的植物纤维纸。世界震惊了—人们仰望着站在寰球峰巅上的蔡伦的英姿,对笼罩在他身上的神秘的光环揣度着,并由衷地赞叹!中国的史书上讲,汉武帝批阅奏章,每次必须由两名大力士将奏章抬到龙案上去。这需要抬的奏章,就是由竹简编成的“册”。成语“学富五车”说的是战国时宋国的“名家”代表人物惠施出门讲学访友,必带五牛车的书,后称某人有学问为“学富五车”。实际上,五辆牛车拉的全是竹简,它们合起来充其量不过几本长篇小说的体量。现在一个兜就背走了。此例足见无纸时代中国文化交流不易的程度。中国造纸术在西传之前,西方世界的思想交流、文化保存和传播也是极为艰难的,这种艰难的程度并不亚于中国的无纸时代。那时欧洲人主要是在经过加工的羊皮上写字的,人们称其为“羊皮纸”。这种羊皮纸虽然光滑耐久,但是价格昂贵而且容易起皱。在古埃及的文化史上,出现了尼罗河岸的芦草制成的“纸草纸”。印度则有棕叶制成的书写品——贝叶纸。“纸草纸”、“贝叶纸”均不便流传不便保管。所以美国的历史学家Michael Hart说:“如果没有蔡伦就没有纸,我们很难想像今天的世界将会是什么状况。”历史是辩证的,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们去探求,去总结,去吸取。尝过无纸之苦,我们就会倍觉有纸之甜。蔡伦的造纸术是从12世纪到14世纪之间先后传到欧洲诸国去的。欧洲从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而资本主义的产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而使欧洲的文明程度迅速增高。请注意,文艺复兴的书写载体—来自中国的造纸术和植物原料质地的纸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帮了大忙,使它如虎添翼。以西罗马帝国灭亡为起始标志的欧洲中世纪是最野蛮的、人们思想被严重束缚的时期,这个保守落后的年代持续了千余年之久。世界历史告诉我们,正当欧洲千方百计捆绑人们手脚,大搞禁欲主义、大搞经院哲学和神学传统教条的时候,在地球另一面的中国社会,蔡伦发明的植物纤维纸却正在大行其道,民族文化正在以其为载体促进着国家的繁荣和进步。这一时期中,不乏“贞观之治”这样的盛世,应该说“纸文化”功不可没。这一时期中,蔡伦发明的纸还惠及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阿拉伯,对这些国家与地区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东方的中国日益发达,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遥遥领先。西方的欧洲日益滞后,国家衰微。中世纪末期造纸术传到了欧洲,欧洲进步了,发达了,却将原本发达的领先于世界的东方中国远远地抛在了后头。

下一篇:毕昇
  资格查询
  领导关怀
  • 习近平接见本会顾问庄炎林
  • 副会长张上塘一行拜访老领导
  • 名誉会长周铁农接见委员会领导班子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