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管理服务委员会主办 纠错热线投稿热线
您是第 8388607 位访问者    投诉
您现在的位置:专家学者网 >> 汽车 >> 正文阅读

年终盘点·市场篇:汽车市场步多元化发展期

来源: 北京商报  2010-12-14 15:52:38

库存 让经销商们很挠头

■关键词:预警、紧张

今年的库存可谓是和经销商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从年中时的库存量报警,到年底时的“零库存”,这都打了经销商一个“措手不及”——从发愁卖车,到发愁无车可卖。

据记者了解,从今年2月份开始,车市的库存周期统计数据就开始不断增长,从2月份的 41天到3月份的48天、4月份的49天,再到5月份的52天、6月份的55天、7月份的58天……库存量逐月增长势头不改,给汽车厂商和经销商的资金周转带来了越来越重的压力。

对于原因,业内人士认为,去年车市的井喷是绝大多数车企没有预料到的,由于年初的准备不足,导致了年底连续数月出现了难得的“零库存”现象。这种销售超旺的现象,也使得今年初各车企纷纷大幅调高产能计划。

事实上,在谈到上半年车市销售情况时,多个品牌经销商都用“还可以”、“一般”来形容。车市的冷淡在五六月份时达到了顶峰,到车市选车、购车的消费者数量大幅下滑,大多数品牌车型的交易量出现了萎缩。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的7月份数据显示,车市产销量连续4个月下滑。在高库存的压力下,从7月份开始,有一些厂家开始主动大幅度地减产,甚至已有品牌出现了零售比批发多的现象,以此来压缩经销商手中的库存。

8月4日,比亚迪汽车公司宣布将今年的产销目标由80万辆调整至60万辆。还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始着手进行调整,只不过还未正式对外宣布而已。

正是厂商的主动减产,使大部分经销商度过了困难的7月份,随着四季度的来临,车市再次火热了起来。由于延续到今年的小排量购置税减免优惠政策将于12月31日到期,受此影响,年底车市又迎来了类似2009年时的消费者“抢车”现象。

“现在至年底,既是购置税政策终结所引发的小排量车型的购车潮,也是与传统年末购车潮重叠的双重优惠购车期。”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京城许多消费者为赶上优惠政策的“末班车”,纷纷出手,这也直接导致部分主流品牌出现了抢车现象。

点评:虽然今年的库存经历了报警到零库存的过程,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以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为代表的强势品牌及热销车型,受产能和排产影响货源供应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而非畅销车型销售乏力,库存量继续增加,这些库存增加的经销商多为自主品牌经销商。看来,自主品牌在产销计划的制定和品牌美誉度方面与合资品牌还有很大的差距。

  资格查询
  领导关怀
  • 习近平接见本会顾问庄炎林
  • 副会长张上塘一行拜访老领导
  • 名誉会长周铁农接见委员会领导班子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