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学热持续升温,北京、厦门等城市举办了面对中学生的“国学夏令营”,很多幼儿园的孩子们摇头晃脑地背诵《三字经》、《论语》,很多机构推出的“国学班”、“读经班”也受到许多家长的推崇。“重读国学”成为一大热点,那么这一股“国学热”会持续多久?又是否应该从幼儿就开始“热”起呢?
近日,国内一家著名杂志发起了“有国学底的孩子更出众”调查。被调查者中,6岁-15岁孩子的父母占44.2%;3岁-5岁孩子的父母占33.7%;3岁以下孩子的父母占22.1%。调查发现,父母中47.4%不知如何培养孩子对国学兴趣,34.7%不好说,只有17.9%知道如何培养。
■支持者:对孩子应进行国学启蒙教育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见一斑。可以说,每个中国人的基因里都流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而国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既是我们孩子成才必备的养料,也是我们父母给与孩子最有爱心、期待、价值的丰硕礼品。在孩子小的时候适当地开展国学启蒙教育,多给予他一些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绝对是利国利民利己的好事。
■反对派:孩子这么小,有必要学国学吗?
经书上的道理,一个阅历浅的孩子读了,在他心里会有怎样的想法呢?经书和绘本都是好东西,但要看什么时候看,给谁看。东方的哲学多半是悟道式的,结论式的,孩子如果过早的接受这些结论式的东西,有什么好处呢?但是,过早地读经,是用先入为主的观念来指导行动产生感觉,这个跟成长的规律相反。
专家指点迷津:
学国学,如同给孩子喂母乳
孟宪实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史学博士,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嘉宾。
下一篇:千古风流人物,只识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