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客观地向世界介绍中国军队
了解来自接触,交流促进互信。近年来,中国军队主动邀请外国媒体和军方人员零距离接触中国军队,客观地向世界说明中国军队。
“你能告诉我,你们是服从共产党的领导,还是服从国家的指挥?”
2006年10月,澳大利亚陆军司令彼得·莱西将军在访问我军某部时,向一名士兵提出了这个问题。
“我们国家是党领导下的国家,听党指挥就是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一名叫杨松的班长从容应答。
简短而自如的回答让这位将军不住地点头。
2007年9月,来自上合组织、东盟成员国,以及美、英、法等35个国家的55名军事观察员观摩了“勇士——2007”实兵实弹演习。
2010年5月,来自30个国家的34名驻华武官观摩了空降兵的军事演练。
2010年7月,中国军队邀请路透社、共同社、美联社等70余家中外媒体赴北京军区某工兵团参观采访。
2011年1月,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访问第二炮兵,走进第二炮兵司令部,听取了中国核政策与核战略方面的情况介绍。
2011年7月,美军参联会主席迈克尔·马伦访华。4天时间,他先后到第二炮兵司令部、济南军区空军某师、南京军区陆军某师、海军东海舰队某潜艇部队,登上了空军第三代战机,观摩了解放军某部对恐怖分子营地进攻行动指挥所演习,实地参观了陆军机动合成指控系统和海军新型潜艇,还与基层官兵进行了直接的交流。
近距离接触中国军队,逐渐改变着国际社会对中国军队的看法,对中国军队的客观报道和评价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外国的媒体上和外军的谈话中。
“中国每当有大规模灾害发生,人民解放军总是出现在救援的第一线”,“在中国军营,我看到他们军事素质很过硬、军人形象也很好”,“这场演习,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军队新的进步”。
2008年四川汶川抗震救灾期间,美国《时代周刊》的一位记者被困在山路上,成都军区的一位将军主动请他上车同行。“将军的任务是什么?”“救人!”“将军对我的报道有什么要求?”“客观。”面对记者的提问,将军平静作答。这位将军的一举一动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随后不长的一段时间里,发出了100多条客观介绍中国军队积极投入抗震救灾的报道。
“我们所做的一切,很重要的是让世界了解我们的理念、理解我们的思想,形成良好的沟通基础,进而达成建设和谐世界的目的。”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