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管理服务委员会主办 纠错热线投稿热线
您是第 8388607 位访问者    投诉
您现在的位置:专家学者网 >> 艺术人生 >> 正文阅读

唐炬:享受孤独 走一生浪漫的冒险

2014-04-25 14:55:39

  唐炬,中国当代重要收藏家。他有着一套清晰的收藏体系,那就是收藏中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实力派画家在1980-2000年期间创作的典型性的重要作品。其中精品的数量接近他初步计划的100件,这些都将是他未来美术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唐炬上下两层700多平米的住所中,放置着百十件艺术品,每一件都价值不菲,这旁人眼中庞大的“物质世界”,唐炬却视它们为“精神世界”,他对艺术保持着虔诚。

唐炬


  唐炬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从小在父母的严格管教下循规蹈矩的长大,就是这个说一句“不要脸”都能被妈妈抽顿鸡毛掸子的老实孩子,竟然在工作后抛弃了银行这个金饭碗下了海,建筑行业的苦也吃了一溜够,最后在1995年因为热爱终于进入了这个在当时看来不太靠谱的领域,但也是因为当时的那一腔热爱终于是支撑着他一路走来,成就了他的传奇。
  我和别人不一样
  去年,著名画家曾梵志的作品《最后的晚餐》和《协和医院》,都在拍卖场拍出了上亿的价格,最终拍得作品的据说还是来自欧洲的藏家。这样的天价,让所有人都为之兴奋和激动,更有阴谋论者认为这是有幕后推手在“做局”。
  在收藏艺术品的态度问题上,唐炬与一般收藏家很不相同——“有些作品到了我这就不值钱了,因为我不卖了。”在他看来,收藏者最看重、最关注的应该是艺术品本身,收藏艺术品应该基于自己的喜爱,而不是它在市场中能够拍出的价格。藏家不能只贪图投资收益而进行收藏,尽管收藏确实能为藏家带来丰厚的回报。
  一直以来,唐炬主要收藏的是生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实力派艺术家作品。像冷军的《蒙娜丽莎关于微笑的设计》、赵半狄的《在那个早晨》、王沂东的《沂河水》等,都是他“唐园”里的珍宝。这些画作,大部分都是唐炬从拍卖会竞拍得来的,在你来我往,血脉喷张的激烈拍场上,他表现得相当淡定从容,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儿“稳准狠”——因为早在拍卖前,他就做好了预案。预案中所有的拍品对于他来说,都是志在必得。
  在躁动不安、急功近利的当下,唐炬是一个难得收藏思路清晰、头脑冷静的藏家。
  最穷的有钱人
  可以说,唐炬别墅内的每一件作品都可以换一辆劳斯莱斯,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自己并不是富人。最初做收藏,花几万块钱买一幅画一般人会觉得很诧异,唐炬为此很感激家人。“我并不是一个有钱人,有时为了买一幅画不能说倾家荡产,也是颇费周张,各种‘腾挪’。”他的收藏甚至影响了家庭的物质生活,比如他们家要买一部车,想了几年都没有下手去买,但买一幅好的作品他却不会犹豫。“作为一个男人总是希望给家庭、亲人一些更好的生活,可是我们家基本上没有存款,只是稍微留点儿生活上的钱应急而已。”那些曾经为了买一幅作品而筹措资金的日夜让他忘不了,所有这些复杂的东西加在一起,才是最真实的收藏心得。
  如果说唐炬在收藏初期还能依靠一些积累,那么到2004、2005年左右就经常缺钱了,那段时间他梳理了收藏思路,决定要系统收藏50、60年代的实力派画家2000年之前的作品。在唐炬家中能看到很多那一代画家难得一见的精品,像冷军的《发动机》、《蒙娜丽莎》等,也正是这样有些人认为他只收写实油画,其实不然,他看重的是时代感。他开始的收藏也是“漫不经心”,甚至是“机会主义”,可能碰到某次展览就买上一件,后来思路慢慢清晰起来,尤其到了当代艺术的面貌比较前卫的时间段,唐炬没有为潮流所动。“我觉得他们这一代人很独特,站在前面三代老艺术家的肩膀上,他们又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候,有了自由。2000年之前整个油画圈的氛围是很纯粹的,没有任何市场的干扰,所以那个时候画家也很纯净,他们主要的动力就是参加全国的展览、拿奖,在学术圈得到一种认可和地位,这是一种时代感。”
  这个圈子算得上干净
  在十几年的收藏过程中,唐炬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去年,他买到了一件油画家季大纯的作品。当时,他觉得季大纯的画充满别具心思的小情趣,很有意思,当即拍下,却未曾料到会有人造假。在朋友的提醒下,唐炬要来季大纯的电话,邀请画家亲自过来鉴定一下。季大纯仔细查看了那副作品,认定这是有人照他的原作临摹仿造的。
  即便如此,唐炬相信油画圈子算得上干净,因为“这是由油画本身的稀有决定的。它不像国画家的作品,可能一个画家同样构图的都成百上千的都有可能,冒出来一幅画来有时候真假难辩。但油画的特点就是它的唯一性——基本上画完以后,艺术家就不会再重复。除非特殊情况,可能原作丢失了,或者损毁了,但是某一个展览又需要这件作品的时候,画家可能就会为了展览重新画一幅。当然这样的作品也不是假画,它实际上也是画家的原作。只不过从收藏的角度,从学术的角度,可能复制的跟原作还是有不同的地方。”
  最初,中国的油画家们还没有什么经济头脑,花上大半年的时间,辛苦创作一幅作品,不过是为了参加展览,奔个奖项和名次。艰辛的投入、付出和回报很不成比例,这让唐炬觉得颇为不平。凭着这股侠义之气,他特别坚定地留在了油画圈。
  如今知天命的唐炬,已经积累了数量相当可观的作品,不过他并不想独藏这些油画,在他的眼中,好酒不能独饮,好画自然也要与君共赏。他期待的,便是把自己的殿堂建立起来,让更多的人走进来,感受他的那份快乐。
  孤独宅男,眷恋冒险
  在过往的采访中,很多人提到唐炬时都会用一个词形容他——“独狼”。他确实是一匹独狼,没有前呼后拥的仪仗,而是独自搞定工作和生活的一切;他就像是塞万提斯笔下的唐吉坷德,一人仗剑,直走天涯。
  这种独来独往的感觉让他着迷,“包括旅行,我也是一个人一个车,可以说踏遍了中国的整个的边境线,跑了四五万公里。骨子里还是喜欢孤独,享受孤独。”说着这段话的唐炬还真的散发出一种独行剑客的孤傲气质,真的很酷。对于他而言,独立旅行就像是一场修行,他钟情这种极端的环境下孤身一人的感觉,他形容这种感觉是“极致孤独的浪漫”。
  像狼一样带劲的活着
  狼没有狮子、老虎那般凶猛,也不像大象那样体格庞大。但是在人类的马戏团中,永远看不到狼的身影。这才是狼的本性,难以被驯服,独行世间。
  唐炬就像一只孤傲不羁的独狼,向往着无拘无束的自由,向往着没有利益牵制的潇洒生活。“我没有太大的目标,还是适合一个人这样的,自由自在的这样穿行。”不贪婪,不偏颇,自由自在,侠情满襟,唐炬特别快活。
  如此的执着让他错失过不少商业机会,但唐炬并不觉得特别遗憾。因为,如果能让自我的本心像独狼一般随性在生活的原野上奔跑,没有比这更带劲的了。

  资格查询
  领导关怀
  • 习近平接见本会顾问庄炎林
  • 副会长张上塘一行拜访老领导
  • 名誉会长周铁农接见委员会领导班子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