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这次“裸官”专项整治,开展了干部办理假护照问题专项核查、领导干部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专项整治,全面清理了省直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市、县(区)副科级以上干部83908本有效因私出国(境)证件持有情况。对34名办理假护照的干部,给予开除党籍处分3人,留党察看处分3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5人,党内警告处分4人,其他处理9人。
事实上,今年7月中央巡视组反馈巡视情况时,并未指出北京存在“裸官”问题。不过北京发布的整改报告却通报了裸官整改情况——梳理局处级“裸官”,46人调整工作岗位。
报告称,扎实做好全市配偶已移居国(境)外处级及以上干部有关情况的核实和组织处理等工作,按规定已对相关干部全部完成岗位调整或备案登记等手续。
“裸官”现象之所以备受关注,与当下我国正在开展的反腐败斗争密切相关。强力治“裸”,是从小切口入手,从源头上彻底铲除腐败根源的一个重要举措。
“近期反腐行动中,对‘裸官’的清查即是防止贪官外逃的有效手段。”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刑法研究所所长黄风说。
“裸官”会引发行政系统歪风
广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表示,从一般意义上说,移居国(境)外是一个公民正常的一种权利,特别在广东,毗邻港澳,海外的侨亲很多,再加上对外交流很频繁,在这种情况下,公民选择移居海外应该说也是一种比较正常的情况。但是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讲,他既是公民,也是党员,更是领导干部,必须要受到党纪党规的约束。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如果把家属、孩子都移居到国外去,让党和人民怎么相信你能够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对这样的干部,人民群众肯定不放心、不信任。”黄先耀说。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敬波认为,“裸官”最大的潜在危害是动摇了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信心,不仅会让国家在经济上受到损失,也会在政治层面造成不利影响。
一部分“裸官”利用公权力牟取个人不正当利益,却没有受到制裁,必然会引发行政系统的歪风。
在竹立家看来,“裸官”现象不仅使公共权力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亦严重地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因此,治理“裸官”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建立良好的政治权力生态,这样做亦有利于党风、政风的建设。
中组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将按照中央要求,对“裸官”任职岗位进行常态化管理,实行正常报告调整制度,对领导干部隐瞒“裸官”身份不报的,发现一起处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