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创新理念,不是把学习作为一般性的任务,也不是一般性地号召学习,而是有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从性质定位上看,更加强调学习的思想性政治性。思想旗帜和政治属性是政党的根本特征。我们要建设的政党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与其他学习型组织的本质区别,就是把讲政治、讲党性作为最基本的原则,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力量。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学习型党组织的真谛。必须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党员干部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筑牢思想防线,清醒把握“六个为什么”、自觉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切实把思想上政治上的坚定性体现到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来。
从意识理念上看,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学习上的发展进步,要靠科学先进的学习理念来引导。学习型党组织既坚持和实践我们党关于“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建设“无期大学”、让党员和干部“甘当小学生”等已有的学习理念,更重要的是一次“学习的革命”,要求人们树立体现时代特征、顺应发展潮流的学习理念,打开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总开关”。主要包括:学习是全党政治责任的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态度,以强烈的求知欲和进取精神主动学习;全员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党的组织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求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都要积极参与、共同推进,在学习中实现整体提升、共同进步;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永恒课题,融入政治追求,形成终身习惯,自觉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工作学习一体化的理念,把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实现工作与学习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学习是创新之源的理念,把学习作为创新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实现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制度模式的重大变革。
从内容范围上看,更加强调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当今时代是一个变革、调整、创新的时代,新创造新发明层出不穷,知识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需要学习、熟悉和掌握的东西很多,必须不断拓展学习领域、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学习要博而后专,要精,要管用。就全党来讲,应该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各项方针政策,学习党的历史,学习国家的法律法规,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以及现代社会管理等方面知识,学习总结改革建设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就党员个人来讲,由于知识结构、能力素质、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的差异,在学习中应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从形式方法上看,更加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多样性。随着社会生活环境和社会组织结构的深刻变化,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日益多样,对学习的自主性、即时性、便利性的要求显著增强。以往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的一些传统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必须在继承和发展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方法基础上,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管理学、组织学、心理学等现代科学方法来推进学习;充分发挥互联网等覆盖面广、传播快捷的特点和优势,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学习网络平台;大力倡导互动式、研究式、共享式学习,使学习活动更加体现时代特点、贴近党员需求、富有实际成效。要坚持把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统一起来,善于从群众的创造中获得智慧,从丰富生动的实践中汲取营养。
从动力保障上看,更加强调学习的科学性制度性。学习涉及人们的价值追求、习惯养成、精神感悟和实践运用,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必须靠制度来保障,坚持用制度管学习、促学习。缺乏制度性保障,很容易造成应景式的短期行为,就难免流于形式、走过场。衡量一个党组织是不是学习型党组织,很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看有没有科学完备、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推动党员干部学习,要在健全制度、完善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上下功夫,通过督促检查、考核考评等形式,使学习逐步由“软任务”向“硬约束”转变、由“抓活动”向“促常态”转变,不断提高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要有现实紧迫感,更要有长远眼光;要注重传承积累,更要开拓创新,不断形成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更好地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向广度和深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