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管理服务委员会主办 纠错热线投稿热线
您是第 8388607 位访问者    投诉
您现在的位置:专家学者网 >> 国际名家 >> 正文阅读

牛津学者:“中国责任论”不符合中国国情

——专访皇家牛津大学东西方战略学会会长易思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2010-11-15 14:42:55

  记者:作为一个法国贵族出身的学者,近十多年来,却经常在中国生活,为什么对中国这么感兴趣,中国最吸引您的是什么?

  易思:中国有两点最吸引我:一是淳朴善良的中国人民,尤其是广大的中国农民。我欣赏中国人的智慧、幽默、好客、友好以及注意“面子”。从1997年开始,每个月我都会在中国农村呆一段时间,近距离地与农民交往。1998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兰浩特,我第一次深入体验了中国的农村生活,我住在一户农民家里,与他们同吃同睡,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农民的朴实善良。

  再一点吸引我的就是中国文化。唐诗、明朝的家具、清朝的建筑、京剧和现代绘画都令我着迷。我每到一个省份都努力了解当地文化,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我认为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另外,中国人的智慧让人惊叹,他们的建筑都有惊人的生命力。例如四川的都江堰,这座建于一千多年前的水利工程不仅使成都成为“天府之国”,沿用了几个世纪之后,2008年的大地震也丝毫没有损坏它,这都让我折服于中国的科技智慧。

  记者:您如何看待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

  易思: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第一,中国宏观经济的飞速发展、GDP总量的高速增长已使中国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第二,中国企业在世界市场竞争中显示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已有21家在中国大陆上市的企业跻身全球500强,而中石油更成为500强榜首,这其中与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有效监管是分不开的。第三,中国政府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拥有能够快速响应的应急救灾机制,这充分体现了政府管理的成熟之处。第四,稳定的土地政策提升了广大中国农民的生活水平。第五,中国加入WTO正使这个组织越来越多地具备了中国特色。第六,中国政府很灵活地运用了鲁迅的“扬弃”哲学,对西方最先进的技术直接采取“拿来主义”,而对其中不好的则直接摒弃,可谓“取之精华,弃其糟粕”。这一点就使得中国的技术有了跳跃式发展。第七,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行充分展示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资格查询
  领导关怀
  • 习近平接见本会顾问庄炎林
  • 副会长张上塘一行拜访老领导
  • 名誉会长周铁农接见委员会领导班子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