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明对比:电信资费“降声一片”
一方面是政府机构强制调控物价,另一方面却是电信行业资费的“主动”下降。资料显示,自2002年运营商相继推出手机套餐以来,居高不下的手机资费一降再降。电信资费总体水平继去年下降9%以后,今年前三季度下降了11%。
国务院此前发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方式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支持民间资本开展增值电信业务。而国资委最近一份统计显示,电信行业国有资本占有量达96.37%。业界由此认为,随着民间资本进入,电信资费还有下调空间。
电信资费不断下降的背后是信息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市场现状反映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交流和沟通成为人们的生活需求,通信已经逐步成为社会大众的基本消费品,为此电信运营商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电话用户、手机用户、上网用户数快速上升。
综观物价普遍上涨与电信资费总体下降的态势,一升一降意味着什么?分析认为:与其他行业普遍存在的价格上涨压力不同的是,电信业的价格走势一路向下,电信业对国民经济以及所有人信息生活的支撑作用非常明显。当电信资费由“调控价”转向“市场价”,电信资费下降或成抑制CPI高位运行的重要防线。电信资费的持续下降对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电信资费“卡位”物价,需进一步深化改革
就电信行业自身来说,正如分析人士指出,降低语音通话资费本身就是鼓励用户使用3G,这也是撬动3G巨大市场需求的必然之举。随着各种新型数据业务和终端平台的出现,电信业务计费模式和消费模式将发生巨大变革。
这不得不提起电信业与水、电等垄断行业的最大区别在于,需要电信市场有效竞争,又需要电信市场在竞争中兼顾公益服务和公众利益。“只要国内电信市场的垄断不破除,消费者就不要奢望电信运营商们会真正开打价格战,即便是一些小打小闹的让利和优惠,也是非常有限的”。
对于用户最为关注的资费问题,工信部副部长奚国华曾表示,近年来工信部一直在积极稳妥地推进电信资费管理方式改革,逐步建立并完善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和高效、公平的电信资费监管机制。要进一步规范市场价格竞争秩序,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依法严厉查处各类价格违规行为和不正当价格竞争行为,严防出现恶性竞争。
因此,对行业监管部门而言,要尽快意识到自身应扮演的角色是主动积极地协调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要在独立、公正、透明的基础上制定法规并严格执法。
对电信行业和运营商而言,应寻求有序竞争的市场机制,规范电信市场行为,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建立良性竞争机制,营造规范的、诚信的经营环境;迫切需要寻求建立在客户期望的基础上的合作竞争,实现各有侧重、各有特色的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