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管理服务委员会主办 纠错热线投稿热线
您是第 8388607 位访问者    投诉
您现在的位置:专家学者网 >> 热点 >> 正文阅读

诺贝尔和平奖沦为西方政治工具的若干案例

来源:光明网  2010-11-02 09:18:35

资料图片

 

  诺贝尔和平奖作为西方的政治工具,在干涉别国内政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下面的6个案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一、萨哈罗夫(1975年)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国力大幅增长;美国则由于长期陷于越战和深受石油危机冲击,国力受损,不得不向苏联提出裁军谈判倡议,同时,加大人权外交力度,突出道德攻势。在这一背景下,萨哈罗夫提出主张禁止核武器以及核试验,积极宣传绿色环保理念,提出“和平、进步、人权”思想,受到西方世界高度评价。1968年,萨哈罗夫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呼吁建立一个民主、多元、人道的社会。该文被研究者称为“苏联集权制度的判决书”,被复印流传1800多万份。萨哈罗夫因此从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变成了苏联人权运动领袖。

  安德烈·德米特里耶维奇·萨哈罗夫(1921年5月21日—1989年12月14日),苏联氢弹之父。出生于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毕业于莫斯科大学。1948年,萨哈罗夫被选拔参与代号为“阿扎玛斯16号”的氢弹研制项目。他反对进行大气核试验,响应美国提出的裁军倡议。1975年,萨哈罗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89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二、瓦文萨(1983年)

  上世纪70年代末,波兰陷入经济困难,改革举步维艰,民心不稳。1980年夏,以当局调整部分肉制品市场价格为导火索,波兰爆发大规模罢工和抗议浪潮。波兰当局作出让步,同罢工力量签署“八月协议”,承认罢工中诞生的团结工会为合法组织。1982年10月,波兰政府宣布团结工会为非法组织。1983年12月,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授予团结工会负责人瓦文萨诺贝尔和平奖,公开为以团结工会为代表的波兰反政府势力撑腰打气,使波兰局势进一步恶化。加上当时戈尔巴乔夫在苏联推行“改革和新思维”,波兰裔的时任教皇保罗二世公开支持波兰国内的反政府行动,波兰政府急转直下。1989年8月,执政的波兰统一工人党在首次选举中被团结工会领导的联合力量击败,失去政权。1990年,团结工会领导人瓦文萨通过直选就任波兰总统,波兰彻底走上全面西化、“休克疗法”之路。

  上台后, 瓦文萨开始推行所谓的“顶部战争”,即自上而下对政府进行改革,但民众很快发现这位靠罢工起家的总统不能给他们带来民主。1995年,瓦文萨在竞选中被前共产党人瓦西涅夫斯基击败,黯然下台。落选后瓦文萨曾两次高调宣布“在政治上退休”,但2000年他再次参加总统竞选,结果只获得了1.01%的选票。当时波兰曾有两首讽刺瓦文萨的歌曲风靡全国,一首是《永远不要相信电工》,另一首是《瓦文萨,我的一亿元钱到哪儿去了》。

  莱赫·瓦文萨(1943年9月29日—),波兰团结工会领导人。1967年夜校毕业后进入格但斯克列宁造船厂任电工。1970年,因参与组织流血罢工被控入狱一年。1978年,加入非法地下工会。1980年,领导格但斯克列宁造船厂大罢工,组建团结工会。1981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度风云人物。1989年,以团结工会为首的联合政府上台。1990年当选波兰总统。

  资格查询
  领导关怀
  • 习近平接见本会顾问庄炎林
  • 副会长张上塘一行拜访老领导
  • 名誉会长周铁农接见委员会领导班子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