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程序如何公开透明
记者调查发现,强拆事件发生与拆迁方信息不公开、操作不透明,以及民意诉求渠道不畅有很大的关系。
赵良芝的女婿完颜东磊说,在拆之前只发个通知,并告知补偿安置协议,随后不久就采取停电停水方式,强行逼迫居民签字搬走。对于他们这些不签不搬的,还半夜三更砸门放爆竹进行恐吓。这种方式让人无法接受。
在引发自焚事件的绥棱县棚户区改造项目中,部分居民反映,不仅他们没有参加过有关拆迁的听证会,也没有人来评估房屋价格,接到消息时,已决定拆迁改造,补偿价格被定为每平方米800多元,不容商量。
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中心主任蔡定剑提出,开发商从事项目开发,一般需要拿到“五证”,可是谁也搞不清开发商的“五证”是怎么拿到的,取得“五证”的过程应该更加公开、透明。
蔡定剑认为,新的拆迁法律法规,应该将听证程序法律化,让公众了解拆迁地段是搞公共项目,还是搞商业项目;涉及拆迁的补偿标准,一定要让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公开透明地运作。
(新华社记者王海鹰、张钦、杨玉华、程子龙、李亚楠、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