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坚(1930- ),飞机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50年代,曾参加歼教1、初教1等飞机的设计。80年代,出任“飞豹”飞机的总设计师。他打破旧的设计规范,使飞机设计起点水平高,大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研制成功“飞豹”飞机,填补了中国歼击轰炸机的空白。
简历:
1930年6月21日 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
1949-1950年 在厦门大学航空系学习。
1950-1952年 在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学习。
1952-1956年 任哈尔滨飞机制造厂设计科设计组组长。
1956-1961年 在沈阳飞机制造厂飞机设计室工作。
1961-1964年 任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601所)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1964年 任西安重型飞机设计研究所(603所)工程师、总师助理、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副所长、代所长、研究员。
科学成就:研究飞机疲劳问题的专家
“在中国的蓝天上一定要有中国人自己制造的飞机在飞翔”。这是建国以后,从事航空设计人员的共同愿望。
1966年4月,为了打破外国飞机一统国内民用航线的被动局面,周恩来总理和叶剑英元帅发出指示:以603所的技术力量为主,仿制、设计运7飞机。
仿制设计“争气机”,报国有志亦有机。年轻的陈一坚感奋不已,他觉得此时自己浑身有使不完的劲。然而,正当他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来实现自己“献身航空,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时,“文化大革命”席卷而来。陈一坚被无情地从火热的飞机研制前线横扫到“牛棚”里!他作为“重点改造”对象,种过地,放过羊,喂过猪,扫过厕所,还修理过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