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管理服务委员会主办 纠错热线投稿热线
您是第 8388607 位访问者    投诉
您现在的位置:专家学者网 >> 热点 >> 正文阅读

坎昆会议两大困扰寻求破局

来源:文汇报  2010-12-07 11:05:53

      谈判半程回顾:发达国家拒绝承诺资金问题分歧众多

马拉松式的全球气候谈判,在坎昆的“赛程”过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两个特设工作组从会议开始就分歧不断,日本誓言抛弃《京都议定书》,谈判进程再现崎岖;气候融资问题分歧众多,各方期待谈判能最终破局,至少能在明年最终达成协议。各国气候官员在墨西哥坎昆谈判一周后,大会终于公布了总结各方意见的阶段性工作案文,但“共同愿景”两页大约1300个单词中仅170个单词没有争议,足以说明会议的艰难。

日本“埋葬”《京都议定书》?

日本是1997年签署《议定书》大会的东道主,但从开幕式起,日本代表就在多个场合公开表态,“日本不会在任何情况或任何形势下就《京都议定书》设定减排目标。”日本内阁官房长官仙谷由人11月30日重申,日本坚决反对延长《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因为该议定书仅覆盖排放量占全球27%的国家,“这不公平也无效”。

事实上,早在去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夕,日本主要产业协会就曾发表过类似声明,反对日本在第一承诺期后继续遵守《议定书》。究其原因,是日本产业界出于各自经济利益的考虑,不愿意承担《议定书》对发达国家提出的第二承诺期减排任务。

日本谋求“脱轨”,立即引发各方极大关切。分析认为,日本此举有可能引发长期对《京都议定书》持消极、被动姿态的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其他国家步其后尘,给正在艰难推进的坎昆谈判进程蒙上阴影。果真如此,日本无疑将从《议定书》的一个“催生者”沦为“埋葬者”。

“创新”资金来源值得期待

多年来,资金问题一直是阻碍气候谈判取得进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发达国家开出许多空头支票,却迟迟没有兑现;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国,用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需求越来越迫切。

去年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确定,发达国家将在2010年到2012年间提供300亿美元快速启动基金,在2013年到2020年间建立每年1000亿美元的气候基金。一些专家认为,制定相应的资金机制,尽快落实相关基金的设立,成为当务之急。

《框架公约》案文为发达国家将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列出两个选项,方案一为自2020年起每年援助1000亿美元,获发达国家赞成;方案二要求发达国家拿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用于援助,或者发达国家整体提高援助额。

在2020年前每年1000亿美元的资金规模并非小数,而未来这一需求可能进一步扩大到数千亿乃至上万亿美元。如何确定一个可持续的、稳定的、可预期的资金来源,是多年来未破解的难题。在坎昆大会上用“创新”的方法解决资金来源问题,成为与会各方的共同期待。

坎昆大会谈判的一个重点,就是新的气候基金的管理机制。阿卜杜拉·阿萨德代表“77国集团和中国”发言说,应当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之下成立一个常设委员会,全面监管新基金运作,包括与其他金融机构协作,对发达国家融资进行“三可””(即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审查,决定资金的使用以及基金的会计管理等。

  资格查询
  领导关怀
  • 习近平接见本会顾问庄炎林
  • 副会长张上塘一行拜访老领导
  • 名誉会长周铁农接见委员会领导班子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