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管理服务委员会主办 纠错热线投稿热线
您是第 8388607 位访问者    投诉
您现在的位置:专家学者网 >> 外交 >> 正文阅读

2010:中国外交盘整年

来源: 新华国际  2010-12-30 17:10:12

从2010年开始,中国的内政外交将进入一段为期两三年的盘整期,其间中国在继续前进的同时,一些前些年为人忽视的深层问题将逐渐浮上水面。今年中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似乎部分印证了这一点。本文仅就中国外交今年的际遇和未来挑战,做一些整理和点评。

危机集中爆发可作反思契机

首先,今年是中国在周边形势上经历严峻考验的一年。虽然今年没有重大风浪,但周边形势给中国外交提出的挑战,实际上已经逼迫人们直面中国崛起期对外战略的一些深层问题。

今年年初开始,中国周边形势可谓风起云涌;同时伴随其中的,还有中美就贸易、汇率问题和军力竞争展开的持续角逐。

整整一年的周边外交风波似乎有几个特点:一、东亚地区安全结构中原有的“火药桶”往往以突如其来的方式爆发,而且看似孤立,实则互有关联;二、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一些长期结构性矛盾往往在危机迭起的情况下突然升温,从而不但上升为与原有“火药桶”一样的主要矛盾,而且还扰乱中国的主要战略目标和视线;三、几乎所有危机的背后,都有另一个大国的清晰影子,那就是美国。

今年的一系列周边危机看似偶然,其实带有相当的必然性。它们均来源于东亚战略格局的深层结构;其爆发虽然偶然,但形成、演变却为必然。而对中国来说,既然问题突然集中爆发,在第一年应对尚显被动之余,倒不如索性来个通盘、全面、彻底的战略反思,以此为未来几年乃至十年的战略从容奠定基础。

战略取向和议题重新排列

今天的东亚战略格局有两个清晰的特征:一是中国崛起,二是美国战略重点重返亚洲。这一地区所有安全局势的错综复杂和应对之道,都离不开对这两个因素的研判。上述危机,有些并非直接以中国为源头,但却会将中国深深拖入其中,而有些则直接与中国有关。

但跳出现象看本质,对中国的战略取向来说,万变不离其宗,需要直面和思考的有三个问题:一、如何准确定位中国高速发展期的对外战略取向?二、如何系统梳理中国周边众多结构性矛盾,并按照中国的战略取向重新排列这些矛盾的轻重缓急?三、如何准确研判 “美国因素”及其对中国的阶段性正负面作用?

以此眼光来看,中国未来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应继续寻求与国际社会的良性磨合,为中国未来争取更大的战略空间和发展机遇。当然,随着中国的崛起,有些国际矛盾和压力并不以中国的良好愿望为转移,但中国如何对此进行研判、定位、应对和化解,却十分考验中国自身的底气和战略格局。

在这一框架下,梳理中国周边的众多矛盾,并按照中国的长远战略取向对其进行轻重缓急的重新排列,就显得尤其重要。今天中国周边矛盾中的任何一个,若孤立地看都可被放大为天大的事情:若所有的周边矛盾都被同时放大,则势必使中国的外部形势陷入四面树敌、孤立无援的境地。进行轻重缓急的重新战略排列,并非放弃中国自身立场,而恰恰是在服从整体战略格局之下的伸缩有余的策略之举。

 

以此眼光来看,今年一些风波上的一些反应和相关处理,从整体战略出发,似都有重新讨论、思考和协调的必要。

  资格查询
  领导关怀
  • 习近平接见本会顾问庄炎林
  • 副会长张上塘一行拜访老领导
  • 名誉会长周铁农接见委员会领导班子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