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管理服务委员会主办 纠错热线投稿热线
您是第 8388607 位访问者    投诉
您现在的位置:专家学者网 >> >> 正文阅读

姜君辰:醉心农村经济研究的先行者

2014-09-09 09:12:21

  姜君辰,曾用名姜君宸、张文、解生。曾任东北供应合作总社副主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校长,1957年起任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副秘书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副主任等职。他深入研究中国社会情况,著有《一年来的中国经济》(与钱俊瑞合著)、《社会学入门》、《结合合同讲话》、《商品流通问题的调查研究》等。

 

  研究中国经济社会情况,出版进步书刊

 

  1904年9月,姜君辰出生于江阴县华士镇。14岁时,进入常州省立第五中学读书,参加五四运动。18岁时在上海同济大学德文班、医预科读书。后在广州中山大学工学院读书,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年后进入上海法科大学政经专修班学习,毕业后在上海复旦大学实验中学任教员。1931年至1932年初,在上海社会科学研究所担任特约德文翻译,后转入南京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时任资料室负责人。

 

  20世纪30年代初,他与陈翰笙、钱俊瑞、薛暮桥等人发起成立“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1933年下半年至1935年上半年任上海《中华日报》国际版编辑。后担任上海新知书店编辑、代经理,主编《新世纪》双月刊,任《世界知识》特约撰稿人。他深入调查中国社会情况,在研究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探索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道路,并从事调查中国社会经济情况,出版进步书刊。1936年夏,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推动各界爱国人士参加抗日

 

  1937年7月,姜君辰参与筹建上海编辑人协会。8月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建立文化工作委员会,他担任该委员会委员,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统一战线政策,推动各界爱国人士参加抗日斗争。同年,他还任广州《新战线》半月刊编辑。1938年10月至12月在广东三水等地,当第四战区民众动员委员会秘书。后在桂林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当教员,编辑《中国农村》战时版、《国民公论》等。1941年2月至5月任香港国际新闻社编辑。6月离开香港经上海抵达苏北新四军驻地,任中共华中局调查研究室研究员。1943年2月至9月赴延安。同年10月至1945年冬任延安大学财政系副主任。1945年4月至6月作为华中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共七大。8月任中国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纲领起草委员会委员、财政经济组副组长。

 

  热心从事教育工作

 

  1946年2月至5月任北平解放三日刊社副总编辑。同年6月至1947年5月任佳木斯东北大学教务处处长。后任职哈尔滨东北财经干部学校,担任副校长一职。1948年8月至1950年3月任沈阳东北财经委员会、计划委员会商业合作处处长。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东北合作事业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秘书长,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党委成员以及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等职务。

 

  “文化大革命”后,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组负责人,继续研究中国社会情况。改革开放后,姜君辰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物资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委员。同时还担任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和中国商业经济学会顾问等职务,继续为国家经济建设建言献策。1985年10月2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资格查询
  领导关怀
  • 习近平接见本会顾问庄炎林
  • 副会长张上塘一行拜访老领导
  • 名誉会长周铁农接见委员会领导班子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