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资料图)
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28日表示,中国限制稀土产业是不得已而为之,主要是出于环境保护的需要。
陈德铭在此间举行的第三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稀土出口既要促进经济,又要考虑保护环境和国家安全等综合因素。
他说,在现有条件下,大量提取稀土对生态环境有很大的损害和破坏。所以中国对稀土的生产、开采和贸易都实行了限制,这样的做法符合世贸组织规则。
由于一些稀土产品出口到日本用于计算机硬件和关键零部件加工,并出口到中国进行组装,所以对稀土行业的限制对中国经济同样存在影响。
“这就更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不得已而为之,对稀土采取限制。中国采取有关做法还是主要从环保角度出发。”陈德铭说。
一直有着工业味精之称的稀土,在各国都在努力拼抢的新兴经济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小到计算机硬盘,大到卫星、火箭,都离不开稀土元素。“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一直是我国引以为荣的骄傲。但是近15年来我国的稀土资源却遭遇着史无前例的大破坏。
根据美国的一份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稀土产量为12万吨,占世界产量的97%,但是我国的稀土却没有“物以稀为贵”,由于产量过剩,企业之间竞相压价,使中国稀土一直以很低廉的价格销售。
美国、日本等国不仅花最少的钱,得到了最金贵的“稀土”,且进口的稀土不是拿来使用,而是用来储备的。据悉,目前日本83%的稀土来自于中国,但是他们除了使用之外,更多的是将从中国进口的稀土埋入海底储存,目前存量已经够日本用上至少20年。而美国也从1997年开始,关闭了本土最大稀土矿,改从中国进口稀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