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管理服务委员会主办 纠错热线投稿热线
您是第 8388607 位访问者    投诉
您现在的位置:专家学者网 >> 学术动态 >> 正文阅读

我国海洋可燃冰研究已11年调查取得四大突破 发现南海有利区“海洋六号”助力勘探

可燃冰:21世纪可替代能源 能量密度是煤10倍
来源:新华社  2011-01-04 14:02:22

专家称,南海北部的神狐海域在国际上没有任何主权争议,但中国应该加快勘探脚步,以防夜长梦多。刘建平 制图


  中国对海洋可燃冰资源的专项调查研究经过近10年的深入实施后,现已取得四大方面的突破性成果,将于2011年上半年全面结题。

  据新华社昨日报道,中国调查队发现了南海北部坡可燃冰有利区,确定了东沙和神狐2个可燃冰重点目标。

  另据《人民日报》12月31日报道,近日由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完成的《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成果报告》(下称《报告》)显示,科考人员在中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钻探目标区内,圈定11个“可燃冰”矿体,预测储量约为194亿立方米。

  中国研究可燃冰已11年

  “可燃冰”被称为能满足人类使用1000年的新能源。不过,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昨日对早报记者称,目前可燃冰开采与利用技术仍不成熟。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的俗称,是近20年来在海洋和冻土带发现的新型洁净能源,可以作为传统能源如石油、碳等的替代品。可燃冰的能量密度是煤的10倍,而且燃烧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气。

  在国家地质调查局的部署下,中国从1999年起开始对可燃冰开展实质性的调查研究。2007年4月~6月,通过租用外国钻探船在神狐海域实施了钻探工程,中国成功获取了“可燃冰”实物样品。

  2009年10月,中国第一艘“可燃冰”综合调查船“海洋六号”,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仑头码头鸣笛,自此入列中国海洋地质调查船队建制。

  据新华社昨日报道,目前,该调查团队已取得了以下4个方面突破性成果: 发现了南海北部陆坡可燃冰有利区。在西沙海槽、东沙、神狐及琼东南等海域,发现了可燃冰存在的深-浅-表层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和生物等多层次、多信息异常。

  评价了南海北部陆坡可燃冰资源潜力。初步圈定了其异常分布范围,预测了含可燃冰层的厚度和水合物资源远景,评价了这一区域可燃冰资源潜力。

  确定了东沙、神狐2个可燃冰重点目标。圈定了南海北部陆坡可燃冰远景最有利的目标区,为实施可燃冰钻探验证提供了目标靶区。

  证实了我国南海存在可燃冰资源。2007年4月-6月,租用外国钻探船在神狐海域实施了钻探工程,成功获取了可燃冰实物样品。这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的第4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在海底钻探获得可燃冰实物样品的国家。

  据了解,1立方米天然气水合物可释放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即意味着此次发现“可燃冰”预测储量相当于3.2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而目前,中国每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近1000亿立方米。

  资格查询
  领导关怀
  • 习近平接见本会顾问庄炎林
  • 副会长张上塘一行拜访老领导
  • 名誉会长周铁农接见委员会领导班子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