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管理服务委员会主办 纠错热线投稿热线
您是第 8388607 位访问者    投诉
您现在的位置:专家学者网 >> >> 正文阅读

中国大众文艺的尴尬:娱乐有余,文化不足

作者:王晓鹰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0-10-28 14:53:27

  在全球文化语境中所说的“大众文化”,是指工业文明高水平发展并进入后工业文明之后,在现代都市中产生的“后现代”文化形态。由于历史原因,我们的当代文化并没有完整地经历从“经典”到“现代”的积淀过程就直接进入了“后现代”——我们汇入大众娱乐时尚潮流在相当程度上是被动的,是被“全球化”裹挟着进入“后现代”的,即“被后现代”——这虽然“节约”了时间,却使我们当前的文化生态倾向于单薄的娱乐化,缺少经典文化的积淀与支撑。

  西方当代大众文化则经历过经典文化的充分滋养,走了一条从经典到现代再到后现代的积累传承之路,因此今天的西方大众文化呈现出积淀深厚、多样并存的形态,表面无序实则有序,看似充分自由实则有自我调控能力。也就是说,这种大众娱乐其实是一种“有着深厚经典文化背景的当代娱乐狂欢”。

  举例来说,在高度商业化的美国,其大众文化中既有拉斯维加斯赌场里令人叹为观止的歌舞杂耍秀场,也有各大城市众多交响乐、芭蕾舞等经典艺术表演团体,更有林肯艺术中心这样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仅就纽约的戏剧表演而言,既有“百老汇”商业文化,也有以演主流戏剧为标志的“外百老汇”精英文化,还有数不胜数的以实验戏剧为标志的“外外百老汇”先锋文化。

  再比如,欧美戏剧舞台上有大量拆解重构莎士比亚戏剧的后现代作品,如果观众没有欣赏经验和文化积淀,这种作品只能使观众产生对经典的误读。但欧美舞台对莎士比亚的解构和戏说,是建立在莎翁经典已经持续传播了几百年、其经典性文化精神已经融入人们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因此,当《哈姆雷特》被解构成一个纠缠于恋母情结的荒诞故事时,他们的观众并不会由此误认为莎士比亚竟如此另类或肤浅。

  这两类例子至少透出两方面的信息。横向理解,这意味着欧美的大众文化生态让受众掌握了分档次、分层级接受文化熏染的主动权,即消费者有充分的选择可能性;纵向理解,这意味着他们的受众拥有完整连贯的文化积淀,从而具备相应的修养和鉴赏力,即消费者有必要的选择能力。

  我并不想说欧美的大众文化比我们更健全。我想说的是:具有准确内涵的大众文化才是真正服务于大众的文化,具有完整外延的大众娱乐才是真正属于大众的娱乐。

  资格查询
  领导关怀
  • 习近平接见本会顾问庄炎林
  • 副会长张上塘一行拜访老领导
  • 名誉会长周铁农接见委员会领导班子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