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任由假货泛滥,后果不堪设想。”业内分析人士指出,首先,将导致传统企业不敢涉足网络交易。比如,一家企业发现网上有几千家店在叫卖它的假货,它怎么敢再开网店?其次,消费者长期买到价格低廉、但质量无保证的商品,将打击整个市场的消费信心;再次,将导致网店竞争力畸形发展、恶意竞争。
“如何清除售假网店呢?单靠平台服务商的自觉性和缺乏惩罚性的法律条文显然不够。”北京律师张国平建议,“只有抓住平台服务商这个环节,力争工商、行政等部门规范平台服务商的责任,并出台平台服务商的违规追责惩处细则,才会对平台服务商形成真正的规范。”
3. 如何规范平台服务商?
●全国工商部门将在三年内建立起网络监管和信息平台
据曾经售卖过假货的网店店主郑小姐介绍,通常交易平台会在页面提醒商铺,商铺应当按照国家的税收规定向相关部门缴纳税款。但实际情况是,“三年来,我只向交易平台服务商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和银行账号,就可以在网店做生意了。”
法律专家认为,郑小姐的经历提示我们,如何规范平台服务商的权利和义务,促使电子商务交易健康发展,在制度设计上大有可为。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其下发的关于认真贯彻实施《办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网络交易平台是网络商品和服务集中交易的场所和空间,抓住网络交易平台经营者,就直接抓住了维护网络市场秩序的关键环节。”
全国工商部门将在三年内建立起网络监管和信息平台,以期解决店铺信用缺失的问题。
王前虎说,交易平台成功的关键在于平台服务商重视网购者的需求,提供人性化的网页设计、方便的信息查询以及安全的支付方式等产品和服务。平台服务商应尽监管义务,确保商家诚信经营,建立公平公正的网络消费环境。
近期,占据交易平台霸主地位的淘宝网已经建立了国内首个电子商务网站自发组织的消费者权益平台——淘宝消费者维权保障平台,使网络购物者的权益受到全方位的保障。我们期待着更多规范平台服务商的规范能够陆续出台。
■延伸阅读
案例一:外衣成“睡衣”
内蒙古呼和浩特的黄女士曾在淘宝网上购买服装,发现同样的图片在不同的卖家有不同的价格,而且价格相差悬殊,让她难以选择。最后,她选择了价格居中的一家网店购买了几件衣服。然而收到货后看到真实的物品,令她大跌眼镜。商品描述中所谓“粉色”其实是灰色,“纯棉”实际上是化纤质地,T恤也薄得根本没法穿出去。衣服价格虽不贵,但退货既麻烦还要花费邮费,黄女士无奈地说:“只能当睡衣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