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管理服务委员会主办 纠错热线投稿热线
您是第 8388607 位访问者    投诉
您现在的位置:专家学者网 >> >> 正文阅读

千古风流人物,只识苏轼

作者:郭延筠  来源:国学网  2011-02-16 16:26:04

  大江东去,淘尽风流无数;赤壁江边,临风而立千年。转过烟云之身,遨游的飞仙,风姿不减。

一、宦海沉浮中兴致昂扬

  东坡是四川眉山人,蜀山文化孕育了东坡汇纳百川的性格,天府之国的安逸使其有了超越崇山的渴望,使其挣脱离开了蜀地。东坡20岁中进,深受欧阳修赏识,被选为待宰相。他勤政爱国,不畏强权,反对新法;不以己悲,关注民生,力保“富”“强”。他欣赏认可任何人的卓越诗文或政法,不自视、不自矜。而正是他的正直率性,让其饱尝了宦海浮沉的心酸与凄楚。性格中的至人至刚之气将人之本能的冲突演变得更加尖锐。好在,他没有妥协。天性豪爽的他被屡次打磨却始终学不会阿谀承迎。

  一贬再贬的他,依然兴致昂扬。越过深远厚重的历史,我望见东坡于月白风清之夜,荡舟论道,追今悼古;于黄州赤壁之下,诵诗谈经,对酒当歌。他的恣肆,他的开怀,他的爽朗,他的淡定,在旷逸的诗文间活灵活现,呼之欲出。那也是一场淋漓的急雨,他于穿林打叶声中,淡泊地吟啸徐行;于山头斜照迎下,旷达地拄杖回首。他悟出了生命的真谛,一蓑烟雨任平生,他的豪迈放纵从此氤氲了整个历史。不济的时运,多舛的命途,并不能让他那高傲的心屈服。逍遥红尘,寄情山水,反而成就了他文学的高度。

二、穷而后工的艺术人生

  东坡才情发越。他饱满纵横的艺术秉性似是与生俱来,他是艺术的宠儿。上天特意磨练他的坎坷遭际与其博学奇逸的才华,发酵之后,促使东坡在文学的王国里独树一帜,成就骄人。苏文行云流水,既有汪洋恣肆之美,又有通达流转之妙。苏词突破创新,一洗罗绮之态,大有超乎尘垢之感,至今读来口齿沁香,叹为观止。他信笔灵光间,拈得杨花之魂,思妇之神;意气盎然间,补得佚作残句,名留史册。他不拘于时,立论大胆独特,嘲笑刘邦小气计较的犀利,戏说颜回箪食瓢饮的真意,无不别致新颖。他才思敏捷,妙语天成的对联破敌救国,吻合贴切的对诗称雄考场。

  东坡本人就像一首荡气回肠的诗篇,充溢着浪漫奇异的艺术魅力。他包容霁明,提携后进,将潇洒风流与闲适淡雅有机结合;他飘逸不羁,气度超拔,将诗情画意与达观理趣和谐统一。在远离政治核心的杭州,政治家的深谋远虑,文学家的雄奇构思,促其筑就了五里长堤,六座石桥。幽美如画的苏堤春晓倾倒了多少文人墨客,至今颇负盛名。而它的创造者东坡,却不自视不自彰,只在扬州任上的答友人诗中略有提及。

  困蹇的命运,传奇的人生承载着他在文艺界的浓墨重彩,使其傲视春秋,至今后无来者。

三、穿月拂花的感性坚毅

  大起大落、多磨多难的生活里,东坡深情感性,从来不会背叛自己的感情。明月夜,短松岗,多情的他肠断爱妻;泪千行,十年后,心酸的梦蕴蓄凄苦。丝丝缕缕的殇恸透过纸背,惹人怜惜,令人禁不住抚慰这个孤苦哀怜的孩子,哪怕只是敛默地陪着他,也希冀给他穿越风雨的力量。为了实现劝慰朝云感怀时的一句承诺,终生不复听《蝶恋花》。痴情、诚信也可见一斑。

  幸好,豁达的他懂得排遣调节。中秋之夜,孤寂漂泊的他起舞弄清影,故垒西边,聊以自慰地酹半江明月。从“月有阴晴圆缺”中琢磨出了离别的相对况味;从“月明多被云妨”中升华出了才高遭难,沦落遭斥的必然。遥寄相思,自娱自乐,很快平复了委曲不甘的心境,暂得于己。

  继而,心宽体胖的他才得以拥有超拔的境界,超越历史的高度去评论是非,为才识之人奔走呼号,感染荫庇他人。他磊落豪侠,于常州手头拮据,仍退房成全陌生老妪的心愿。对知交李方叔相勉于道,在落魄流难之时共赏清风明月,论天下是非。高俅不名一文,他却出于对其才干的欣赏,热心举荐。他不厌恶其轻薄放浪,坚信“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他悼念盼盼委弃芳尘,感时伤恨;他关怀少游落泊困苦,热情救助。他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在热切率真的交游处世中,历历在目,不由拊掌称叹,神往之情勃郁而生。

  资格查询
  领导关怀
  • 习近平接见本会顾问庄炎林
  • 副会长张上塘一行拜访老领导
  • 名誉会长周铁农接见委员会领导班子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