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管理服务委员会主办 纠错热线投稿热线
您是第 8388607 位访问者    投诉
您现在的位置:专家学者网 >> >> 正文阅读

刘欢:国学教育应从歌唱开始

作者:刘欢  来源:亚太日报  2014-10-31 15:26:33

  三、从歌唱入手的国学教育思考

 

  歌唱即声乐,是指通过人体发声器官形成的旋律音响。 歌唱是生理学的,也是物理学的,但归根结底是心理学的。(邹长海)故闻其声便知其人其品,所以歌唱与人体的联系非常紧密,可以对生理和心理双方面产生作用。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文化根柢”的道学理念将人体比喻成小宇宙,承接着浩渺大宇宙的玄奇之气。音乐源自“太一”,为天籁自然之鸣响,而歌唱便是衔链“天籁”、“地籁”与“人籁”三位的纽带。“意→气→音”的流程为歌唱的动态表现,“意→气→功”则是气功的动态表现,一字之别。此外,“音”和“功”能够相互渗透更替。“意”在歌唱中为“声”的推动产生的规律性震动,在气功中同样是意识控制下达到心身谐和、天人合一的自我调节模式,达到祛病强身。“气”是以呼吸为主的动作直接呈现,故在身体直立松弛的状态下,长而缓的连贯能够通任督二脉携五脏六腑之气,最终达到脏器和合的养生目标;歌唱之“气”则添加了语言的元素。无论在歌唱亦或气功“意”、“气”的练习中,人体通常感受到两者奇妙的功效,便是“声/功”。良好的歌唱状态必然气息稳定、绵长,对声音的品质及音乐情绪的控制效果必产生影响;而气功若能结合五音发生练习则在单一的呼吸基础上丰富了声波振动而达到健体作用,甚至有效的作用于疾病之体。

 

  此外,《内经》的藏象学说指出:宫、商、角、征、羽五音可通五脏。在歌唱时,通过丹田与肺部对中气的运作协调将不同的五行之音唱发出来,能够作用于脏腑调节。

 

  所以,以歌唱韵律辅助国学内容记忆,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承袭传统文化文明之目的,事半功倍,恰如英文学习的捷径是学唱英文歌曲。实施的方法可以效仿现代古曲《阳关三叠》、《水调歌头》、《月满西楼》等等,即通过当代作曲专业人士结合古典诗词韵律与当代民族雅乐特色,配以西方曲式的和声音程之协和感,最后由专业歌者录制样板曲目在教育系统广为传播。同时附送原版伴奏带,以政府奖项名义组织国学歌唱大赛,相信不久后一定会见成效;亦可另辟蹊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四、结语

 

  国学是影响民族神魂的指挥棒,而音乐更是世界大同的精神节奏。国学思想,能够帮助人们突破本我与自我而达到超我的至高境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乐律可辅助国学愉悦轻松的追求这个最高目标。

  (作者:刘欢 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教师)

  资格查询
  领导关怀
  • 习近平接见本会顾问庄炎林
  • 副会长张上塘一行拜访老领导
  • 名誉会长周铁农接见委员会领导班子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