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管理服务委员会主办 纠错热线投稿热线
您是第 8388607 位访问者    投诉
您现在的位置:专家学者网 >> 本会焦点人物 >> 正文阅读

本会副会长肖金成:体制障碍令进城农民难留下

来源:南方农村报  2014-11-28 10:10:48

  贫困的根本原因主要由两种。一是自然环境恶劣,农业生产力低下,又没有工商业。这样的村子最应该鼓励农民进城。

 

  还有一种情况,是农民没有参与市场分工,农产品没有市场,农民个人创造的价值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比如,一个村子番薯丰收了,却只能卖几毛钱一斤,种得越多亏得越多。这是因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太多了,应该让农民进城。假设总人口600万,原来500万农业人口供给100万城镇人口,农产品价格自然上不去,再怎么扶贫也没用;城镇化后,100万农业人口供应500万城镇人口,农产品自然涨价,农民也就增收了。

 

  所以说,农村贫困归根到底还是城镇化水平不高,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太多,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措施是推进城镇化。

 

  现行的扶贫模式,还是把农村当做封建社会那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扶贫是为了改善农民的生活,让农民继续留在农村,而没有意识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乡一体化,农村也在参与社会分工,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扶贫的思路应该改变。

 

  记者:如此看来,城镇化似乎是解决农村问题的良方,有没有城镇化不能解决的问题?

 

  肖金成:当然有,城镇化的确至关重要,但也不是对一切问题药到病除。现在农村有三大根本问题——农村社会部落化、农业副业化和农民兼业化,都不是城镇化自身能解决的。要实现农村社会社区化、农业规模化和农民专业化,还要打破集体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因为集体经济是这三大问题的经济根源。这将会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化只是其中之一。

 

  农村就地城镇化外人融不入

 

  记者:现在珠三角一些农村基本和城市一样,经济好,村民福利好,不再从事农业,这是一种城镇化吗?

 

  肖金成:城镇化的根本定义,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转而从事二三产业,从这一点来说,这种现象是城镇化。但是这种农村就地城镇化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外来人口融入的问题,即我

 

  说的农村社会部落化。部落是封闭的,外来户永远是外来户,永远融不进去,不像真正的城市,农民来了就可以融入。

 

  记者:为了应对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珠三角城市想了很多办法,但都没有打破您所说的这种部落。

 

  肖金成:这是必须要打破的,必须实现农村社会从部落化到社区化的嬗变,否则这种城镇化就是畸形的,因为缺乏融入机制。

  资格查询
  领导关怀
  • 习近平接见本会顾问庄炎林
  • 副会长张上塘一行拜访老领导
  • 名誉会长周铁农接见委员会领导班子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