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管理服务委员会主办 纠错热线投稿热线
您是第 8388607 位访问者    投诉
您现在的位置:专家学者网 >> 学习 >> 正文阅读

北大陈平原直言:人文学者不可丢“三气”

(对话)人文学科仅仅是一门知识吗?北大中文系系主任陈平原直言
作者:本报记者 吕绍刚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0-10-27 16:07:49

  中文系师生应介入社会改革及思想文化建设

  记者:“百年”之后,您认为人文学科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陈平原:我做过西南联大的研究。看那时的老照片,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在天地间,着实让人感动。现在,我们生活条件好多了,但是否还有那么一股志气、意气、豪气?因为,只有具备了这“三气”,人文学才可能做得有滋有味。

  任何国家的本国语言文学系师生,所从事的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活,而是包含着价值、立场和责任。

  我以为,中文系师生有责任介入当下的社会改革以及思想文化建设。不是不要专业,而是在专注专业的同时,保留社会关怀、思想批判、文化重建的趣味与能力。说到底,人文学是和一个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不仅是一种“技术”或“知识”,更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怀。

  这么说,不等于让所有老师都关注当下,也应该鼓励闭门读书、不闻窗外事的,应该允许不同文化立场及学术趣味的教授各自独立发展,不强求一律。你整天上电视,名声显赫;我闭门读书,十年磨一剑:各有各的舞台,也各有各的听众。有骨有筋,有雅有俗,有内有外,这样的话,中文系才能比较大气。

  至于人们经常谈论的“人文学”如何被边缘化,这是目前中国教育过分市场化的结果。现在,我们的教育走进了一个误区,即把大学当成职业学校、培训中心来经营,宣扬“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忘却了大学的责任。大学教育,是为你一辈子的知识及精神打底子,而不是职业培训。当然,学校性质不同,完全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总的来说,我以为中国“人文学”(包括中文系)最低潮的时刻已经过去,若调整适当,是应该“贞下起元”了。

  资格查询
  领导关怀
  • 习近平接见本会顾问庄炎林
  • 副会长张上塘一行拜访老领导
  • 名誉会长周铁农接见委员会领导班子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