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战略浮出水面
一种语言在世界上有大量增长的需求,表现了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各国对这个国家未来的预测。
顺应全球方兴未艾的汉语学习热潮,创办传播中华文化相关机构的历史重任落在了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身上。
国家汉办成立于1987年,是由国务院11个部门领导组成的日常办事机构,设置在教育部内。国家汉办成立的初衷是希望以语言作为桥梁,以民间的文化语言交流的方式传播中华文化,达到宣传中华民族价值观的目的。
2002年,中国开始酝酿在海外设立语言推广机构。从2004年上半年开始,中国国家汉语战略的浮出水面。在借鉴德国歌德学院、法国法语联盟、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等机构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终于诞生,即“孔子学院”。
据了解,由国家汉办负责的“孔子学院”是以传播中国语言文化、支持当地中文教学为基本任务的非营利性社会公益机构,总部设在北京,具有法人地位,境外设立其分支机构孔子学院,并遵守所在国的法律和法规,接受所在国教育行政部门 的监督和检查。
孔子学院以总部提供的教学模式、课程产品等作为主要教学资源,并遵照统一的教学、考试、培训质量认证体系和标准开展教学和检测。主要是向社会人士提供专门技能的汉语培训以及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属于非学历教育。教学重点是 应用汉语。
国家汉办建立孔子学院的工作开展得异常顺利,平均四天一所的速度更令人称奇。自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开办以来,在世界五大洲的81个国家和地区已经设立了256所孔子学院和58所孔子课堂。世界著名大学中有44所大学建立了孔子学院,像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墨尔本大学、莫斯科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
目前,国家汉办向109个国家都派出有汉语教师,2008年派出公派教师1560多人。向40多个国家派出了志愿者1600多人,最近国家汉办又派了200多人,现在在外面的志愿者基本上达到2000人。
据介绍,即使是这样的发展速度仍然不能满足国际上高涨的中文学习需要。现在国外大学、社会机构正式向国家汉办提出开办孔子学院的书面申请已经超过400份,正在等待审批。根据原来既定的目标,2010年海外孔子学院应该达到500所。
有关专家表示,语言推广是世界各国提升自身“软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华民族要想走向世界、更好地参与合作和沟通,推广语言是实现这一构想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海外孔子学院的建设正是适应了全球化、开放性、世界性文化的共融 这一当前现状做出的战略选择。
分析人士认为,孔子学院总部的成立无疑使得这一中国“软实力”最亮的品牌显得更有意义。建立海外孔子学院对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和学习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进而也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和和谐世界的构建。
对外汉语教学瓶颈
虽然全球汉语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但如果冷静观察就会发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育尤其是在国外的推广存在着很多困难,一方面是汉语本身学习起来难度很大,浇灭了不少外国人的热情;另一方面,由于师资的缺乏,海外汉语考试中心不普及等原因,导致很多外国学生放弃学习汉语,甚至放弃了来中国留学。
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预测,到2010年,全球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将达1亿。而全球汉语教师缺口超过400万。然而,中国目前获得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的仅有3000人,国内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共计6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