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命运等握在自己手里
时间顺流直下,生活逆水行舟。哲理的诗句折射出时间时时在跑,跑得很快,生活天天在过,过得很难。一年一度的高考季珊跚而至又匆匆而逝。复习、刷题、冲刺、应试、等待、查分、填志愿、选专业、入学、复读、间隔年、就业、创业、留学,一次次困惑,一项项选择,从胎教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到老年大学特长班,高考季已经从一年一季演变成一生一世,死死拽住国人绷紧的神经,兴奋、沮丧、欢乐、痛伤、疲惫、无奈、生叹、生烦。
今年考生975万,创历史新高。最抢眼的是00后走上人生第一次选择。有的已被自主招生院校提前录取,在考点打起“稳”字大旗为同伴静气。有的弃考、复读、留学、待业、就业或创业,平和理性冷对“独木桥”。这些“世纪宝宝”散发出互联网气息,有个性、有温情,也有兴趣和本心,还有深沉的爱和感恩的心,又有自我表达的欲望,被称为互联网原居民,获取外界信息能力强,人生道路四通八达,纵向可以攀伸,横向可以贯通,着力立体发展。可以期待,多元多面的00后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国家建设的新生力量,确实天真活泼,可亲可爱。
当然不见得个个都那么阳光。“一个心碎母亲致所有高考考生的公开信”,考前在网上疯传。那是武汉家长很长的血泪控诉:“请你们一定要远离网游,好好学习,绝不能因为沉迷网游而葬送一生的前途”,“命运要掌握在你们自己手里,绝不能掌握在你们自己的手机里”,讲述孩子品学兼优却栽在手机网游,一落千丈,无缘高考。
很显然,这不是什么新闻,也不是特殊的个案。只要稍微环顾,不难发现即使手臂上好几道的红杠杠的少先队干部一时不慎误入网游,难以自拔,学业荒废,无限惆怅。有的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体验不到老师、同学、家庭的关爱,沉默多疑缺少好友同伴,只能在虚拟空间寻求自我慰籍,网游成为一种最爱。还有把老师、同学、父母家人朋友的善意劝诫当作仇人,不理不睬,关门玩手机,窃取家人手机、财物充值、打赏,进而恶语相加,刀棒相向,逃学、出走成为常态。有的吵闹不止,送进戒瘾机构,家人才能睡个安稳觉。然而,山东临沂第四人民医院网络戒瘾中心杨永信们上来就电,电到求饶,电到认同;江西豫章书院高墙铁丝网,软禁、殴打,关进小黑屋,拳打脚踢,心又软了,只好提前接回来,手机不离手,噩梦依旧,抢天呼地,网游设计与运营成为恶骂宣泄的目标。
网游究竟怎么啦?中西方在游戏认知确实存在差异。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勤有功,戏无益”,“业精于勤,荒于嬉”,“玩物丧志”,西方哲学有其任性的丰富思考。柏拉图把游戏当作儿童学习生活能力的模仿行为。席勒说的更干脆:游戏是无目的的审美活动,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获得人性的重要标志之一。他们一致认为游戏其有一定的社会价值。
中国去年移动用户达5.54亿,电游市场已达2036.1亿,用户在流媒体22%时间花费在视频平台,消费媒体年增22%以上。可以预计随着5G大规模商用,游戏、电竞、服装、短视频造就的网红经济,将进一步受到资本的追捧。2016年在美国举办第六届DOTAZ国际邀请总决赛,中国玩家赢得冠军,奖金两千多万美元,电竞界狂欢庆祝。2017年11月在北京鸟巢体育馆举办“S7英雄联盟”世界总决赛,电竞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包括“实况足球2018”、“王者荣耀”、“星际争霸”、“虚空之遗”、“炉石传说”、“皇家战事”等6个项目尽列其中。
在高校专业设置上,细心的会发现前几年不轻易露面的四川影视、传媒、科技职业等都设有电竞专业,中国传媒大学、北航等相继跟进。今年北京大学堂而皇之在信息科技学院也把电竞游戏请进课堂。尽管教育部从2017年开始在高校新增电竞教学专业,还是招来一片咒骂,这不是吃饱撑着,有病吧?
多年来,全国妇联、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多次强调绿色阅读、文明上网,加大文学、游戏、直播、视频等平台整治力度,强化沉迷网络游戏成瘾的防控、排查、诊断与治疗。北京陆军总医院戒瘾医学中心陶然主任总结数千病例,制定“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纳入国际“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5版),被誉为全球精神医学领域的“圣经”。
世界卫生组织(WHO)今年初发布并于6月19日生效,把游戏成瘾列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1)精神疾病(gaming disorder)。其特征是:对游戏自我控制力低下,愈发将游戏优先于其他兴趣和日常生活之前,即使会有负面情况也依然会持续进行游戏或增加玩游戏的时间。当事人的相关行为必须足够严重,而且已经造成个人、家庭、社会、教育、工作或其他重要方面的重大损害。
很显然,把游戏成瘾列为精神疾病,意义重大。一是游戏成瘾得到正视,是国际社会的进步。片面强调游戏成瘾仅是一种个性张扬或个性自由,放任自流,贻害四方。或者无端过分干预反应不当、焦虑、无可奈何的尴尬局面可以休止。二是游戏成瘾作为一种病理现象,不是“疯子”或“精神不正常”,理应得到社会公正认知,享有社会公共卫生资源,得到人道的关注与救助,各方权益可以依此得到合理的救济保障。
游戏成瘾既然是一种临床病态,就像其他疾病一样,不应无视、轻视、歧视,不该嫌弃、摒弃、抛弃,同样可以诊断、治疗、康复。有病就不能硬扛,也不能急病乱投医。社会上不负责任的戒瘾机构电击、暴力体罚致残致死的悲剧会进一步减少,杨永信、豫章学院的敛财会大幅缩水乃至消亡。
游戏成瘾既然是一种临床病态,防控乃是应有之义,要治未病之病,防范于未然。一、家庭关爱是基础,既然生下来,就要把娃子养好。孩子过早单飞,放纵推向社会是不明智也不可取,自己的孩子自家要管教好。二、学校是主战场,老师尽责,同学互助,减少欺凌,组织有效集体活动,减少孤独,快乐校园。三、个体引导要得力,严禁体罚和语言伤害,表扬鼓励微小进步,效果甚佳。四、网游设计与运营要有有节有度承担企业责任、社会责任和医疗责任。现阶段应该出点力,掏点钱投入网游防控公益宣传。五、媒体生态环境要友善、净化。六、网游设计与运营要自律,限时、限年龄段防范未成年人上瘾技术层面不是那么高尖端,不是不能,而应该有所作为。七、政府监管要到位。八、戒瘾机构行为要规范,无资质,造成心理、身体二次伤害的,绝不能手软。九、强化心理咨询和现代医疗治理。十、久久为功,坚持不懈,全社会通力协作,全社会相互沟通,相互破壁;孩子们从自我封闭体系的“粉”“圈”“网络文”“朋友圈人生”的二元世界走出来,敞开心扉,坦然面对三次元真实世界,面对大人解惑释疑;大人们也要学会从现实世界走进“二进制化”的二次元世界,实现二次元与三次元互动交流,彼此消除疏离、隔阂、孤独与焦虑,挽救群体性孤独与架空,填补个性与社会脱节的真空或朦胧地带,防止知与行脱节,消除代际鸿沟和数字化差距,打造新型代际和谐环境,从人性的角度,应对信息科技的挑战,在世界面前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防治网游成瘾的最佳方案。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提示:城里的孩子条件优越,阳光青少年易受网游侵扰,不是一般个案。而农村边远的留守儿童也开始沉迷于手机、网吧、网游又有多少呢?城里的孩子,农村的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都理应受到良好教育,都要远离手机网游,不要掉进电竞陷阱。真正称得上电竞手的全国也不过几百人,20岁以后就要被淘汰了。电竞入门容易,登顶极难。面对美丽陷阱,全社会都要提防。每一个人都要指导孩子们选择有尊严、有价值的道路。高考只是人生的的一种选择或一次选择,人生的道路还很长很长,多彩的世界提供种种多彩的选择,从小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目标和理想。
“人生应该如何度过他的一生”这是亚里士多德的终极之问,处于混乱和无序的世界常态面前,应该顺应时代潮流,以自己的奋进一生做出回答。
一句话,自己的命运应该掌握在自己手里,绝不能因为手机网游毁掉自己的一生。
张上塘,专家学者管理服务委员会副会长。男 ,汉族,生于1943.11.28,福建人。大学本科生,北京外国语学院英系学本科毕业(1970年);北京外国语学院英文系进修结业(1973年);美国伊利诺斯州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1983年);(退休前)原外经贸部驻外经济商务参赞(副司级)。1974年, 驻意大利使馆从事大型电站设备进口业务,水电部北京电力设计院;国家进出管理委员会外国投资管理局;外经贸部外资司;驻韩国使馆经商处;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驻苏丹使馆经商处。2001年,外经贸部老干部局;主要社会任职有: 1987年,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法学咨询中心法律顾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问题研究所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