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管理服务委员会主办 纠错热线投稿热线
您是第 8388607 位访问者    投诉
您现在的位置:专家学者网 >> 专家新论 >> 正文阅读

张上塘:关山万里 岁月静好

作者:张上塘  2020-06-28 12:37:18

诡异险恶的新冠疫情终于告一段落了一切归常人们可以直面享受日常的美好时光,卸下口罩露出久违的面孔,开怀放歌,笑靥如花。在人类抗疫史上,这仅是新冠疫情开始的结束,也是抗疫结束的开始。在庆幸胜利时刻更需要认真回顾,毕竟有太多的责任与担当值得掩卷长思。

中国同时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展开全民阻击战医学领域白衣战士冲向第一线与新冠病毒拼刺刀拼速度应收尽收多治愈少感染减少病亡病毒溯源病理解析药品筛选器具开发疫苗研制动物模型构建分秒必争环环紧扣稳扎稳打。而在信息舆论战场,同样惊心动魄,疫情信息涌动、起伏、对冲、反转,牵动每一个人的神经,激烈程度前所未有。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启用全新概念加以概括:infodemic (information + epidemic),直译为信息疫情。

信息疫情是新词汇,准确定义还有点难。从临床症状来看,最直观的是面对汹涌而至的海量新冠病毒疫情信息,真假难辨。没有能力消化和鉴别,也不知道如何应付,心里承受巨大压力,生存本能驱使应激反应,导致情绪、思维、行为紊乱。

2003年的非典,2013年的禽流感一度引发恐慌,而这次新冠疫情引爆的心理震撼,无论是传染性,致死率,持续性,时空跨度存在强烈的反差。最直观是媒介环境和方式发生巨大变化,酿成信息疫情。

十几年前传统媒介单向主导舆论,而今处于移动传播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成为触手可及的信息接收端,信息易得性非常强,个个皆媒体互联激活,打破以往点对点、面对面单道传播,形成传播的受众交互动态交流系统,接受、加工、生产、转发、再转发,产生立体几何级裂变,且不受时空限制。各种讯息铺天盖地,介绍疫情的,披露真情的,声讨毒源的,哗众取宠的,刷存在感的,先见之明的,夹杂着恐慌、愤怒、无助、无奈,乃至骂娘的、支招的、猜测的、求助的、绝望的……五花八门,真假难辨,泥沙俱下,整个舆论场处于共振,全社会陷进共情。《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一篇文章的结论是:人类第一次面临真实的社交媒体信息疫情。

处于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媒体时代,面对新冠疫情的未见、未知、未解,舆论场上要想“谣言止于智者”显得异常苍白。谣言本身就是最古老的传媒,涉及到公众最关切的内核,也是一种即兴新闻。要想阻断谣言的再生与扩散是徒劳的。最根本对策就是强身健体,提高自身信息疫情的免疫力,提高媒介的素养。

媒介素养在海内外早已提出多年,没有引起大众太多关注,有的还有一定误解或歧解。培养媒介素养并不是倡导每一个人都要从事媒介,而是引导社会每一个公民提高对海量信息甄别真假的能力。这是社会公民一辈子都要面对的必然抉择,特别是在信息互联网移动时代,媒介素养成为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要素,需要一生培养,历练自得提高。

人生是短暂的,要从现实世界获取信息和经验也是有限的,需要对个体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具备信息获取能力、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信息的生产加工再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媒介素养。。

很显然单凭个体的努力以往的经验包括跨界知识储备都不足以应对信息疫情需要从宏观制度层面构筑政府、社会、专业机构公共平台,强化大众化媒介素养,这是文明社会的基础,必须从长远谋划切实落实抓好。

疫情发生后主流媒体借助媒介扩容和技术迭代优势运用全媒体跟踪全过程电视广告报刊微信微博公众号音频短视频直播抖音快手海报等工具包,由重量级大咖86岁的闻玉梅院士、老爸张文宏等科普网红登场传播种子、解疑释惑,危机干预,舒缓心理压力,引领大众科学认知,实现健康科普全覆盖。同时,根据疫情重大节点,重点易感人群,梳理信息疫情,遏制源头抓住科学真实性,剔除伪科学和流言,隔离模糊与存疑,快刀斩乱麻,刹住舆论场乱象,加大主流媒体发声的强度和力度,成功顶住1.23至2.2尖峰爆发的巨大冲击随着医学领域战役在2月12日达到顶峰15152病例,3月19日全国零报告,新冠病毒节节败退信息疫情发生逆转趋势跟进舆论场逐趋理性和平缓取得决定性胜利

如果说医学领域新冠病毒成功偷袭武汉仓促被动应战那么在舆论场信息疫情战线广东堪称最早一级响应主动出击,第一时间发布全省首例新冠,84岁终南山院士冲锋在前铁粉紧跟冲上十七年前非典每隔5天发布数据,而这次新冠疫情每天发布进展,数据详实,措词准确得当,话不说半句含糊其辞,铲除曲解谣言滋生土壤。舆论场公开透明、及时有效,公众拥有知情权和参与心有底气遇事不慌主动积极配合并参与全民联控联防在非常时期平凡小事可产生不平凡的伟力展示国家意志和民族脊梁顶天立地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形象

中国人民始终坚守在疫情最前线加强国际合作1月12日中方向世卫组织分享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公布核酸检测物和探针系列提供疫情防控和诊疗指南始终公开透明发布信息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得到国际社会肯定和支持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认为中国强有力的举措为全球疫情防控赢得了时间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中国举国动员应对严峻挑战的巨大牺牲为全人类做出了贡献。

然而仍有极少数有色眼光中,对中国抗疫成就极端尖刻。《华尔街日报》载文的辩题居然是“中国是真正的东亚病夫”,胆敢触碰中国人民记忆的屈辱伤疤,人性何在?美国福克斯新闻台主持人放言:中国人民应该就新冠肺炎疫情“正式道歉”,荒谬可笑!其冷战思维、傲慢、偏见、无知,令人瞠目惊讶,令人笑掉大牙!说明病毒是可怕的,而舆论场丧失人性,丧失天良,丧失理智的狂言妄语,难以阻断与防控,比病毒更加毒辣,更加可憎,更加可恨,更加可怕!

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历经苦难,积淀灿烂优秀传统文化。其中最为突出的质之一就是:道通为一,物尽齐平。简单来说,道就是世界本原,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通就是互动融通;为就是践行;一就是天下定于一,大一统,天人合一;物指的是世间万物;齐就是春秋时期《庄子·齐物论》,万物性质、法则都是相通的,物与物都是平等的。可以借此理解为世界各国山川异域,都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互联互通,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风月同天,世间万物都是相同的、平等的,存在就是合理,人类不应自认为可以主宰自然界。人类还没有能力或权利操控自然,而是应该学会接纳世界万物,共处共生,善待世间万物,各得其然。

或许这就是后疫情的冷思考。毕竟瘟神不知藏匿何处,病毒何时再现难以预料。要做的,你懂的:记住今年被厄运卡住而迟到的春天,要有痛感,更要有有效实干!放眼关山万里,岁月静好,太阳照常升起,一切都会美好!

  资格查询
  领导关怀
  • 习近平接见本会顾问庄炎林
  • 副会长张上塘一行拜访老领导
  • 名誉会长周铁农接见委员会领导班子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