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管理服务委员会主办 纠错热线投稿热线
您是第 8388607 位访问者    投诉
您现在的位置:专家学者网 >> >> 正文阅读

徐益修:从寺街走出的国学大师

来源:南通日报  2014-12-03 16:52:54

  1911年,徐益修痔疮大发。那时医疗条件差,医生用铁针穿线自左臂刺入,绕及腰部,前达胯际。这种剧痛非常人所能忍受。而徐益修在手术过程中仍不忘钻研,“强记默诵,忘其疾苦”。1933年,徐益修患湿瘟,病情危重,在病危之际,他仍“挂念著稿,它无所系,茧然待尽”。徐益修就这样将做学问做到了忘我的地步。

 

  经过孜孜不倦的努力,徐益修终于完成了《京氏易传笺》(《徐氏全书》第一种),这是两千年来第一部对《京氏易传》加以正确注释的专著,其中对晁著的谬误也一一订正。徐益修这部专著直追汉儒,发京氏易的奥蕴,穷其本源,剔抉精微,阐前人所未明,还京氏易以本来面目,使濒临绝学境地的西汉易学重现异彩。

 

  徐氏对易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是集前哲大成的现代易学大师。他曾经说过:“易学久晦,汉易之沉沦尤甚。”(《释郑氏爻辰补·自序》)中国的《易经》不但流传至今,而且早在17世纪就传入欧洲,后来越传越广,受到许多国家学者的重视,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周易热”,徐益修的研究得到国内外学者的推崇。徐益修的易学巨著当推《周易对象通释》。该书以归纳为原则,全面、精辟地通过分析对象,贯通易理,阐明消息变化之道,使《易经》理论的笺释达到融会贯通、和谐完美的地步。

 

  徐益修自1929年起,有关易学、音韵学、杂学的专著单行本陆续问世,共著有《易林勘复》《京氏易传笺》《释郑氏爻辰补》《周易虞氏学》《周易对象通释》《诗经声韵谱》《楚辞音》《石鼓文音释》《说文音释》《等韵通转图证》《诗经形释》《文谈》《马氏文通正误》《休复斋杂志》等30余种国学专著,计120万字。1952年汇编为《徐氏全书》出版,入藏于全国各大图书馆。国外都知晓《徐氏全书》这部巨著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20世纪70年代初,海外亦精装出版了徐益修的部分国学专著。徐益修的易学专著继往开来,为中外易学研究者深入研究《易经》指明了途径,提供了方法,扫除了障碍,开拓了世界易学发展的道路。

 

  徐益修以诚待人,学术讨论无门户之见。对学生循循善诱,造就的人才遍布各地,如原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魏建功,原山东大学副校长、深谙中古文史的陆侃如,原浙江文史馆馆长王焕镳,全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陈从周以及任铭善、蒋礼鸿等著名教授及国画大师王个簃等均为徐益修的入室弟子。徐益修端方高洁的人品和渊博的学识,深受学生爱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益修任南通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特邀代表,并受聘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1953年11月16日(农历十月初十),徐益修病逝于休复斋故居,是日为其76岁寿辰,生于斯,死于斯,周而复始,与休复之易理契合,然则,徐益修挟其不朽巨著,虽死犹生也。

 

  徐益修以诚待人,学术讨论无门户之见。对学生循循善诱,造就的人才遍布各地,如原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魏建功,原山东大学副校长、深谙中古文史的陆侃如,原浙江文史馆馆长王焕镳,全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陈从周以及任铭善、蒋礼鸿等著名教授及国画大师王个簃等均为徐益修的入室弟子。徐益修端方高洁的人品和渊博的学识,深受学生爱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益修任南通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特邀代表,并受聘为江苏省文史馆馆员。1953年11月16日(农历十月初十),徐益修病逝于休复斋故居,是日为其76岁寿辰,生于斯,死于斯,周而复始,与休复之易理契合,然则,徐益修挟其不朽巨著,虽死犹生也。

  资格查询
  领导关怀
  • 习近平接见本会顾问庄炎林
  • 副会长张上塘一行拜访老领导
  • 名誉会长周铁农接见委员会领导班子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