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领导着纪晓岚先生编成了一套《四库全书》,花了9年时间,是中国文化的万里长城,把过去中华文明最优秀的东西全集中在一起,当然也有很大的遗憾,就是清王朝把不利于自己的一些东西都删掉篡改了,不过说到底它还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文化工程。在这9年当中西方发生了什么?瓦特发明了联动式的蒸汽机;德国造出了第一座铁桥;英国造出了第一条铁轨;法国完成了热气球的飞行、水分子的分解;美国科学院在波士顿成立。如果说这是自然科学,那么社会科学呢?亚当·斯密创立了《国富论》;卢梭创立了《社会契约论》,与此同时歌德、孔迪亚克都有关键性的创造。这一比就发觉头有点晕了,同样的9年,我们总是在收集整理,他们在面向未来,在实验室里工作,我们在咬文嚼字,这就与他们拉开差距。几十年以后,两个文明打起来了,我刚才说的是18世纪的后期, 19世纪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打起来了,打的结果我们知道,中国惨败!
惨败告诉我们,中华文明确实有足够的民族性,但是缺少了时代性,这是大问题。今天我们国家的外汇储备是全世界第一,在文化理念上我们是不是还要追赶?每次去国外,看到中国展出的永远是京剧脸谱、针灸和阴森森的几个老人雕像,永远不亲切,不能让大家感到好。怎么可以这样呢?一定要大家看到真正的亲切,这样我们的民族性才能活起来,才能让时代性中加入中国人的生命力。
(根据余秋雨在南京图书馆的报告整理编辑,未经本人审阅)
本报记者 李月宁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