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 论】
最好的教材是“文为学生而作”,是写出来的,不是编出来的。
——首师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 郑晓龙
语文教材编写需要打破框框,让具有语言创造力的人能够把自己的好作品放到语文教材里来。不同的年龄段,有着不同的语言发展规律,需要找到合适的文体来对应。
——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校长 李庆明
社会转型期,我们的科技、经济在发展,心却没跟上。这个时代需要养心的教材。
——辽宁沈阳市教育专家 于永昌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语文观,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与方式。小学语文教科书的问题,水平不高可以集思广益,良知不够则难以修补,《开明国语课本》70多年后成为新闻,给我们上了一课。
——南京师大附中教师 吴 非
老教材走红一方面是它本身的开放性和文学素养引起了社会关注,也表达了人们对现在教育和教材的看法。另一方面,网上炒高价位,与商业利益联系在一起,有制造“印刷紧张”的嫌疑。
——凤凰卫视策划人 胡野秋
目前教材选文视野还不够开阔,缺少体现时代特点的美文、切合现实生活的实用文、反映前沿科技新成就的科普文。
——人教版第十套小学语文教材主编之一 蒯福棣
教材也是书,第一要务就是要吸引人,让孩子喜欢读,能理解。文章选择一定要有意义、有趣、真实。不用把所有问题都讲透,应留给教师发挥的空间。
——乌鲁木齐市教研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 谭 莹
文以载道,寓教于文,古今中外的教育,以不同形式体现着这一点。关键是,什么样的“文”才能切实承载和有效传播孩子成长需要的“道”。如果课文本身不过硬、面目可憎,教育作用就无从谈起。
——人民网网友 子应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