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管理服务委员会主办 纠错热线投稿热线
您是第 8388607 位访问者    投诉
您现在的位置:专家学者网 >> 专家新论 >> 正文阅读

本会理事曹大良[历史人物解读]——小霸王孙策创业有方

作者:曹大良  2011-09-23 10:19:17

     孙坚长子孙策,跟其父其弟相比,特别让人佩服的是他的创业精神和不信邪精神。
他自幼随父闯天下,父亲猝然中箭而亡后他先效力于军阀袁术。他一个17岁的小伙子没少为袁术卖力气的(比如《三国演义》第15回说他成功征伐泾县和陆康等等)。可骄狂的袁术偏又不重视不重用他,本来袁术曾先后许他领九江太守和庐江太守,可临了又另派他人。对此他失意过伤心过更苦恼过。俗话说穷则思变,斯时他便纳朱治吕范之谏以那个被没给孙家带来好处的传国玉玺为抵押,借得三千人马毅然别了袁营向江东扬州一带发展去了(因为当时淮南有袁术、冀州有袁绍、兖州有曹操、幽州有公孙瓒、徐州有刘备、荆州有刘表……只有江东那里的刺史刘繇还立足未稳,故孙策就把富饶的长江中下游看作创业的风水宝地了)。  
      这步棋走得高,比那一天到晚做皇帝梦的袁公路强多了。上路之初又得到周瑜、张昭和张紘等人的鼎力计助。他自己本来就英勇善战,又兼能招贤纳能集思广益,所以军事上是一路顺风:打败了刘繇、赶跑了严白虎和王朗,随后又连下了吴郡、乌程、嘉兴和会稽。期间也曾吓死樊能、挟死于糜、生擒太史慈等等,于是“小霸王”之威名一时于江东不胫而走。而征服乱世山贼之举更大大赢得江东百姓的拥戴。
      再看他外交上的几步棋也走得不错呢。其中突出的一点是就是借助远强曹操打击近祸袁术,敢对野心家袁大佬说“不”。写信向袁术讨要玉玺,还毫不客气地回绝了袁术的借兵之求(公元197年他跟称帝的袁术彻底决裂)。对曹操呢,则先保持尊重亲善的态度。他立足江东后立马给曹操写信通报情况,以赢得曹操的支持与信任。曹操出于“统战意识”,也礼尚往来地表封他为骑都尉、袭乌桓侯,领会稽太守。甚至双方还有了婚姻之约(曹仁之女,嫁给其小弟弟孙匡为妻)。一次当曹操请他打袁术,为保存自己实力避免吃亏,他又纳张昭之谏,来个低调处理:向曹操提出请曹操亲自南征,他为后应”的建议。不久,曹操果然率17万大军南下伐袁术。草包袁大佬一时陷于四面夹击(刘备在南、他在西、吕布在东)之中。寿春一战让他的劲敌袁术的势力大大削弱了!
      至此几年功夫,在那你争我夺纵横捭阖的三国初期,他有了枪杆有了地盘更有了文臣武将,实现了继承父业加固东吴基业的宿愿。看起来比刘备之创业可快多了。
      据史书记载,针对吕布、袁术已亡,曹操和袁绍两家又相持官渡的有利形势,他还拟部署兵力北上图曹。可惜不久他竟遇害身亡赍志长逝了。关于死因《三国志》卷46和《演义》第29回做了一致的陈述,即被仇家许贡之家客所暗算中箭后伤重而亡(享年仅26岁)。
不过《演义》里又加掺着道教徒于吉”索命”的情节。从故事本身而论这跟他先怒斩于吉而未遂有关。他为何要斩于吉呢?
      原因是那活跃江南一带的道教徒于吉靠行医治病宣传宗教(这跟当时更为有名的张氏兄弟在北方传播太平道很相似呢),一时颇成气候甚至赢得百姓和士大夫们的崇拜,都尊称于吉曰“神仙”。小说里说他正在城楼上开招待陈震的外交宴会,可一看楼下众百姓正对于吉焚香朝拜。史书上也记载一次他在吴郡城楼上举行宴会,可正赶上于吉路过楼下。参加宴会的不少将领宾客竟撤席下楼拜见于吉呢。孙策认为这“妖道”对创业之初的江东之安定颇为不利,他可不希望江东再出现个什么“黄巾红巾”作乱呢。于是为了笼络地方实力派,打击各种对立面,便决心拿“幻惑众心”的于吉开刀,力命武士举刀砍之。于此倒让我们看到孙策的过人之处.,即可以说他超越了历史局限,有着“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不信邪精神.。
     
孙策这人确有急躁粗心的缺点,但他大事不胡涂,也不因袭旧辙、更不畏惧权威。他的长处是善于穷则思变走好自己的独立发展之路。至于他在怒斩于吉的故事里所表现出来的“不信邪”精神,在那个时代更是难能可贵的。

  资格查询
  领导关怀
  • 习近平接见本会顾问庄炎林
  • 副会长张上塘一行拜访老领导
  • 名誉会长周铁农接见委员会领导班子
  栏目最新